開年以來多隻A500ETF逆市“吸金”,A500ETF指數(512020)份額增長超14億份

2025年以來,A股市場震盪回調,不過部分寬基指數產品卻獲資金持續流入。

消息面上,據媒體報道,數據顯示,2025年初以來份額增長較快的ETF以寬基ETF爲主,其中,2024年下半年發行的幾隻A500ETF持續獲得投資者的大幅買入。

Wind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截至1月14日,開年以來共有15只中證A500ETF獲得資金淨流入,其中有3只ETF淨流入額均超過10億元。具體來看,鵬華基金旗下的A500ETF指數(512020)開年以來獲資金淨流入超14億元,份額增加14.49億份。

A500ETF指數(512020)緊密跟蹤中證A500指數。該指數優選各行業市值代表性強、表徵行業龍頭的500只股票,兼顧大市值的同時均衡覆蓋A股各行業核心龍頭資產。同時,該指數編制結合互聯互通、ESG等篩選條件,便利境內外中長期資金配置A股資產。

自2024年以來,以A500ETF爲代表的寬基ETF大量上市。據媒體統計,截至1月14日,全市場中證A500指數相關基金總規模,已突破3500億元。同時,包括創金合信基金等開年新進公募在內,目前入局中證A500指數賽道的基金公司數量,已逼近65家。僅以成立的基金數量看,60多家基金公司發行的中證A500指數基金數量,則超過了110只。

東吳證券近期在被動投資報告中指出,從美日經驗看,被動資金推升估值溢價。從個股層面看,美股、日股納入重要指數後估值整體有所提升,提示微觀視角下,被動資金的持續流入對於成分股估值溢價的形成或有貢獻。指數層面,被動資金的流入對 “標杆” 指數估值溢價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標普500由於市場代表性強、行業分佈均衡、“指數交易生態系統”完備、選股機制獨特等特質,估值中樞相對全市場逐漸提升;得益於日央行對日經225成分股的 “雙重配置” ,日經225相較東證指數的估值中樞明顯上行。

當前滬深300、中證A500等表徵市場的核心指數估值尚未見提升趨勢,隨着被動化時代的開啓,中國的 “標杆” 指數有望迎來估值的系統性擡升,未來3—5年維度滬深300、中證A500等指數或存在5%—15%的估值溢價提升空間。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