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航展第一天,商飛賣掉了60架C919!美不給適航證也不影響

大型飛機制造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技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主要原因在於這種機型生產起來技術難度大,且需要對接的上下游工廠多。在如今這個世界,能夠研發民用大型飛機的國家不過那幾個,最爲出名的便是美國的波音公司,和西歐的空客公司。

在之前我國一直也是從這兩個公司購買飛機,但因爲購買過程當中問題頗多,國內的科研人員們心裡難免憋着一口氣,他們發誓要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研發出一款大型飛機。如今他們確實兌現了自己的承諾,C919橫空出世,我國成功躋身國際獨自擁有研發大型飛機技術的國家之一。

那麼C919如今的售賣行情究竟如何?美國又是怎麼對待我國研發的新型客機的?

C919的誕生對於我國的航空工業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自新中國成立後,美歐爲阻礙我國發展,在不少領域都設置了技術壁壘。因此我國想研發大型飛機,根本無處可以借鑑,只能靠着研發人員自行摸索。

在C919發展先頭,我國曾進行過“運-10”等項目研究相應機型的飛機,可惜都以失敗告終。2008年5月,國家任命商飛公司作爲中堅力量,主持我國的大型飛機制造工作,自此以後C919項目正式啓動。

在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和波音、空客等公司的發展現狀後,商飛公司決定打造一款噴氣式幹線飛機。在具體研發過程當中,科研人員面臨着包括複合材料應用、航電系統研發等多種問題,但他們最終都將這些硬骨頭啃了下來。

該型號飛機座位最低158個,最高可達168個,續航路程最低4075公里,最高可達5555公里。無論是座級還是航程級別,都可與空客波音等公司的招牌機型一較高下。

2015年底,首架該型號飛機在上海正式下線,這一事件讓所有參與人感到萬分振奮。2年後,該架飛機又成功完成試飛和各項試驗。經過5年驗證無問題後,商飛公司終於在2022年9月底爲該機型拿到了TC證。並在當年年底將第一架C919交付至東航,供他們後續使用。

美國之所以不給C919發適航證,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是從商業角度來講,C919的出現無疑是對波音、空客等老牌航空公司的挑戰,爲了保證自身利益,美國是絕對不可能輕鬆允許C919進入美國市場的。

目的就是爲了以政策維護市場份額的方式,儘量避免波音公司可能會面臨的威脅。畢竟若是波音出了事,該國會有大量的從業者失去工作,經濟也會受到相應衝擊。

二得從政治方面來分析,在世界上總有些國家喜歡把政治經濟放到一個鍋裡大亂燉。因着我國最近這幾年發展勢頭愈發兇猛,因此美國很是擔心我國騰飛後會影響他們的國際地位,故而總想着利用政治手段打壓我國。

不給C919頒發適航證就是他們想到的新的打壓手段,雖然這對我國大型飛機在國際上的推廣確實造成了不利影響,但我國足以克服這一困難。

我國第15屆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於本月12號正式召開,C919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注意力。首日海航航空集團便與商飛公司達成協議,要購買對方60架C919。這足以見得,我們自行研發的大型飛機,無論是各項機能還是性價比,都能夠滿足相應公司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博覽會開辦前,這一機型就已經賣出了上千架。儘管因爲美歐等國家的限制,我國目前走向國際市場的路途較爲坎坷,但畢竟我們本國的航空市場需求量本身就很大。完全可以給C919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只要產品的質量好,完全可以吸引國內的航空公司進行採購。

波音和空客光想着利用自己背後的政府來設置貿易壁壘,卻完全沒有想到中國的市場可謂是國際上最爲廣闊的市場,如今C919一心鑽研如何提高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勢必會影響這兩家公司的機型在中國的售賣。

雖然部分國家一直在阻攔我國發展的腳步,甚至天真地打算用不給適航證的方式,阻礙我們設計的飛機走出國門。但如今無論是俄羅斯巴西還是緬甸印尼等國家,都願意購買我國該機型,同時他們也承認我國制定的一系列適航標準。

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將會不斷加強同其他國家的聯繫,爭取能夠獲得歐洲的EASA認證。不過這次經歷也應該讓我國明白,埋頭研究技術雖然重要,但考慮如何提升話語權也是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