剴剴案人神共怒!凌濤批林月琴涉及隱匿:保護傘變共犯

國民黨議員凌濤。(圖/凌濤臉書)

「剴剴案」讓全臺民衆震怒,而長年關注社福議題的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近日則遭踢爆曾任當時訪視業務的外聘督導,引發輿論爭議。對此,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議員凌濤也諷刺指出「保護傘變共犯」,呼籲林月琴應辭去基金會董事長及立委等職務,批評「獲知訊息之後卻未即時通報,涉及隱匿,形同共犯結構的一環。」

凌濤今日於臉書發文,指出民進黨不分區第一名、堪稱門面的林月琴,自詡是「孩子的保護傘」,然身爲剴剴案的外部督導,卻怠忽職守,未能即時接住可憐的孩子。面對輿論爭議延燒,林月琴13日亦火速發佈聲明澄清,強調絕無利用立委職務自肥,凌濤也批評,「事件爆發後,她不僅推諉卸責,態度更讓家長憤怒不已。」

「如今又傳出施壓社福團體不能給資料,干預檢驗罪加一等」,凌濤指出,面對惡保母姐妹的判決結果不如預期,林月琴發出的3點聲明卻再度歸咎他人疏失,卻隻字未提自身責任。

至於林月琴擔任的靖娟文教基金會、臺灣兒少福利聯盟等民間團體職務,都拿到政府標案,林則稱在擔任立委後,也已依據《公職人員利益迴避法》,主動公開揭露「關係人身分」,沒有參與標案審查。凌濤則表示,「她(林)堅拒請辭,真相大白,可能就是爲了繼續從機構及衛福部推薦,領取講師費與出席費!」

凌濤並指,議員鍾沛君、江怡臻都指出,林月琴近年在臺北市領取超過14萬元,在新北更累計上看百萬,「我也要求桃園市政府全面清查林月琴經手的所有個案,確保沒有任何孩子再被安全網漏接。」

「在桃園,她竟然接案多達9件,出席達36次,其中大量集中於2023年剴剴案發生時期」,凌濤痛批,難怪林月琴無暇詳查「剴剴」訪視紀錄,「獲知訊息之後卻未即時通報,涉及隱匿,形同共犯結構的一環。」

最後,凌濤強呼籲林月琴,應立刻辭去靖娟文教基金會董事與臺灣兒童權益聯盟副理事長職務,同時辭去不分區立委職位,靜待調查其是否違反利益迴避規定及個案督導失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