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科研助理崗,搭建就業新通道

來源:光明日報

直到5月份,北京科技大學2025屆畢業生劉藝(化名)的工作去向仍沒有着落。

就在她考慮是否要降低期望接受一份與專業無關的工作時,北京科技大學發佈了科研助理崗位的招聘信息,輔導員也主動找到她,根據她在英語筆譯方向的專業優勢,建議她報考。

複習、備考、面試……幾番等待後,劉藝終於在擬聘用名單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作爲校國際處海境外專家辦公室科研助理,劉藝將承擔公文翻譯校對工作,並協助完成教師國際交流事務。

“從去年9月份起,我全身心投入公務員考試,錯過了很多校招機會。考公失利後纔開始轉向求職市場,卻發現許多優質企業的校招早已結束,剩下的崗位不是專業不對口,就是競爭異常激烈。”劉藝說,“是學校的科研助理崗位給了我機會!這將是一個新的起點,我一定會好好珍惜。”

對此,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呂朝偉表示:“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容易陷入‘單一目標’思維,比如只盯着公務員或某類企業。但實際上,職業選擇可以更靈活,科研助理、短期項目制工作、實習轉正等都是可行的過渡方案。”

記者瞭解到,科研助理崗位主要面向未就業的應屆畢業生,提供一年的科研輔助工作機會,並給予基本薪資和社保待遇。近年來,北京科技大學將科研助理崗位開發作爲穩就業、促就業的重要抓手,結合校內各類科研項目與重點實驗室建設需求,加大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力度,從崗位設置、經費保障到職業發展規劃,出臺全方位支持政策,全力搭建就業新通道。

呂朝偉表示,設立科研助理是多部門協作的結果:人事處和各科研單位積極挖掘用人需求,設立崗位;就業中心和各學院負責點對點動員合適的學生參與。“學校專門舉辦了政策說明會,詳細解讀科研助理崗位政策與優勢;同時,利用校內平臺廣泛宣傳,深入各二級單位動員,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全面推動工作開展。”

儘管是暑期,北京科技大學人事處仍開通了崗位招聘審批“綠色通道”,爲學生提供政策答疑、入職指導等“一對一”服務,確保學生“應聘有支持、入職有保障”,切實將政策紅利轉化爲學生就業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