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舞蹈劇場瑞典藝穗節演出 用臺灣特色探討信仰
「君舞蹈劇場」演出作品「痕跡」精彩片段。中央社
來自桃園的君舞蹈劇場在瑞典藝穗節演出舞碼「痕跡」,透過臺灣傳統音樂以及具有臺灣特色的背景音,搭配融合臺灣傳統信仰的舞蹈創作,與瑞典觀衆交流對信仰的想法。
君舞蹈劇場在8月30、31日連續兩天於瑞典藝穗節演出「痕跡」(Trace of Belief)舞碼,將臺灣傳統信仰文化元素融入舞蹈與音樂,爲瑞典觀衆帶來耳目一新的演出。
「痕跡」爲君舞蹈劇場團長謝宜君的創作,她從自身小時候的經驗出發,透過舞蹈的方式探討信仰從何而來,是個人意願、集體意識,或是超自然的力量使人產生信仰。
她從小就在生活中感受到廟宇文化,曾經在母親生病找不到醫學方式治癒時卻因爲被選爲爐主請神回家後康復,也因此感受到宮廟信仰對於家庭成員的重要性。
她說,現在雖比較偏向無神論,卻也清楚知道每個人都有其信仰寄託,藉由這部作品她想要探討,「每個人來自宗教以及各種寄託的信念強大,在沒有宗教的情形下會如何選擇?」
她表示,自己的信念寄託於舞蹈本身,也想透過這部舞劇呈現給觀衆。
「痕跡」將宮廟祭儀與儀式元素融入舞蹈中,連結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
謝宜君表示,這出舞碼融合了現代舞、芭蕾、武術、傳統舞蹈等許多元素,反映了臺灣舞蹈教育的多元性,也因此這首舞是專屬臺灣舞者的作品。她自己受過的舞蹈教育中,「太極」是一個重要的元素,雖然沒有刻意使用,但潛移默化出現在作品中。
「痕跡」的音樂設計蔡秉衡,以傳統樂器如嗩吶、鼓、鑼、鈸創作具臺灣特色的原創音樂。音樂中也融入了馬路聲以及海水、水滴聲,象徵臺灣這個被水環繞的海島。
在演出後,有許多瑞典觀衆對於臺灣廟宇文化、器物(舞碼中出現的羽扇)意涵產生興趣,想要多認識臺灣,對於臺灣擁有傳統宗教習俗表現開放且欣賞的態度。
君舞蹈劇場在到瑞典之前,已先在愛丁堡藝穗節演出,獲得相當好評。
君舞蹈劇場成立於2012年,在桃園深耕多年,創作元素多樣,主題包括青少年、家庭關係、城市風貌、臺灣及東方等風格,透過在地文化與自我認同追尋,放眼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