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作業研究與模式模擬論壇】國防自主 建構不對稱戰力優勢
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昨日出席「第21屆軍事作業研究與模式模擬論壇」,感謝專家學者在智慧科技導入無人系統的研發與應用,提供寶貴意見,並肯定國內外廠商展示無人載具的研發成果,有效前瞻建軍發展。(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海軍官校展示水下無人載具研發成果。(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體驗擴增實境(AR)兵棋系統,肯定研發成果。(記者李承勳攝)
國防部整合評估司與國立清華大學昨日共同舉辦「第21屆軍事作業研究與模式模擬論壇」,由副部長柏鴻輝與清大校長高爲元共同主持開幕式。柏副部長表示,國防部積極推動人工智慧(AI)整合應用,盼透過情監偵搜等「侵襲型防衛」概念,達到有效嚇阻敵方目的,進一步展現不對稱作戰量能。
產學交流創新 鞏固國家安全
論壇以「智慧科技導入無人系統之發展應用與前瞻」爲主軸,邀請國內學者專家,針對「無人系統軟體研發」、「無人系統硬體應用」等研究成果進行學術研討,期提升國家科研能量。此外,會場也彙集清華大學、臺灣大學等校學研中心,結合雷虎科技、達梭系統及美商Anduril等產業單位,陳展高速攻擊無人機、AI智慧晶片及多型無人載具等研發成果。
柏副部長致詞時首先代表國防部長顧立雄,感謝清華大學提供資源與場地,讓論壇圓滿舉行,並表示,未來國防競爭的關鍵在「算力」,是推動智慧化國防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基礎,強調唯有建立自主能量,才能形成有效嚇阻,避免過度依賴外援。
柏副部長表示,論壇吸引美商Anduril、ZenaDrone等外商參展,並攜帶先進無人載具與AI技術來臺,是難得的交流機會,盼透過學界與產業創新,共同鞏固國家安全。
提升作戰效率 有效嚇阻犯敵
柏副部長進一步以美軍人工智慧發展歷程爲例說明,科技能大幅縮短作戰時間與提升效率,不僅能有效降低人員傷亡,更能大幅提升作戰效率。他強調,國防部正積極推動人工智慧整合應用,並期望發展智慧化的積極防衛構想,包括情監偵搜、後勤支援及C4ISR系統等「侵襲型防衛」概念,有效嚇阻敵方,展現不對稱作戰量能。
本屆論壇聚焦無人機研發及應用,其中,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所副所長彭文陽,以「無人機邊緣運算的創新運用機會與技術發展」爲題,強調「邊緣運算」能突破傳統無人機通訊延遲的缺點,使無人機飛控模組的即時演算能力大幅提升,進一步成爲AI無人機達成任務自主性的關鍵。此外,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副院長李上校發表「無人機模組化開放系統架構設計與開發」,說明運用開放系統架構(MOSA)執行無人機系統,可實現模組可替代性與設計可變更性的多功能無人機系統開發平臺,提升持久性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