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公教明年不調薪衝擊醫院 醫療工會憂人力加速流向診所、醫美

▲公立醫院要調薪,私立醫院要跟進,人力金援須到位,新任內閣請表態。(圖/醫療工會提供)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醫護人員工作環境血汗問題頻傳,行政院8月21日宣佈明年軍公教不調薪,醫療工會今(5)日聲明表達嚴正不滿與遺憾,強調公立醫院長年揹負國家所賦予的醫療重擔,若軍公教確定不調薪,等於宣告明年公立醫院將沒有調薪的空間及可行性,恐面臨私立醫院搶人或加速人力流向診所、醫美,醫療困境恐會再惡化。衛福部迴應,希望與工會當面溝通共同處理問題。

臺大醫院、臺大癌醫分院、成大醫院、臺北榮總、新光醫院、振興醫院等6企業工會今日發佈聯合聲明,因應我國政治情勢變化,在賴清德總統的承諾及指示之下,行政院於上週公佈內閣16人改組名單,並於本週一(9/1)由原健保署長石崇良接任新任衛福部長,醫療工會對於石部長如何扭轉醫療人力流失困境寄予厚望。

在「醫院調薪」部分,工會指出,若軍公教最終確定不調薪,不僅影響公立醫院公務人員,也等同宣告院內全體適用勞基法的勞工,明年都將沒有調薪的空間及可行性,更將連帶消緩私立醫院加薪競爭留才的市場動態,加速醫院人力流向診所及醫美產業,惡化醫院照護量能及眼下臨牀經驗難以銜接困境,呼籲行政院及各黨立委能在接下來的預算會期懸崖勒馬,確立公立醫院調薪方針。

▲如果醫院薪資未調整,環境恐更加惡化。(圖/VCG)

工會另提到,針對賴清德總統於2023年競選時承諾「兩年內將三班護病比入法」,然時至今日不僅入法時程遙遙無期,包含採平均數計算而嚴重失真、功能性人力美化實際人力數據、急診及專師等缺乏明確醫護病比標準之爭議,期盼賴總統、石部長及新任內閣採取明確嶄新對策,重拾護理人員與民衆的政治信任。

至於護理人力留任所採取的金援挹注,工會強調,在側重護病比數據的政策主軸之下,致使其他護理人員的辛勞付出變相遭受忽視及冷落,例如門診、專科護理師、特殊單位、功能性小組及常態性白班等護理人員,都曾因在相關獎勵政策上遭受差別待遇乃至分文未得而衍生爭議;呼籲衛福部未來在護理留任的政策制定上,獎勵發放必須更爲周全,避免肇因相對剝奪感加劇人力缺口而得不償失。

衛福部發布迴應指出,針對有關醫療工會倡議與議題,爲能瞭解與重視,已請業務單位與工會聯繫會面中,以利當面溝通共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