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十四五” 打好收官戰|減稅降費!讓企業享受實實在在政策紅利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題:減稅降費!讓企業享受實實在在政策紅利

新華社記者劉開雄

實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十四五"時期,全國預計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10萬億元。這些"省"出來的錢,不僅成爲各類經營主體持續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也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讓更多企業享受更好稅費優惠

走進河北英虎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吊裝流水線上緊張地裝配收割機的零部件。這家集自主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爲一體的玉米收穫機械專業製造企業,2024年營業收入近7.7億元,利潤總額達1.1億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稅收優惠政策盤活了流動資金,對企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企業財務負責人張木水介紹,2024年,該企業已經享受的各類稅費優惠累計超過2800萬元。此外,預計還可享受企業所得稅研發加計扣除及減免稅額累計超過1900萬元。

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給廣大經營主體帶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鬍靜林近期在國新辦發佈會上介紹,"十四五"時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預計達到10.5萬億元,辦理出口退稅預計超過9萬億元。

從政策導向看,聚焦支持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3.6萬億元,佔比達到36.7%;從受益主體看,包括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內的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降費7.2萬億元,佔比達到72.9%;在各類規模企業中,中小微企業共享受新增減稅降費6.3萬億元,佔比達到64%……

明確導向、加大力度、擴大範圍,從國家稅務總局披露的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十四五"期間的減稅降費政策讓更多經營主體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政策紅利,爲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強信心、添動力。

減稅降費促進經濟長遠發展

稅收數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減稅降費盡管會影響短期稅收收入,但其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有利於長期稅收增長。

作爲一家技術密集、重資產投入的生物質能源企業,貴州金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初創期曾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稅務部門的關注與支持至關重要。"公司副總經理王興凱深有感觸地說,公司成立至今累計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等稅費優惠超6000萬元。這些資金對企業攻克技術難關、擴大生產規模至關重要。企業的工業尾氣生物發酵法制取燃料乙醇項目於2023年4月正式投產,截至目前實現銷售收入2億餘元,發展勢頭良好。

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不斷優化、力度不斷加大,其中2024年度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32萬億元、享受戶數61.5萬戶,較2021年度分別增長25.5%和16.7%。

減下去的是稅費,增上來的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活力與韌性。

從稅務登記的數據來看,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國涉稅經營主體突破了1億戶,比2020年淨增加3000萬戶。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銷售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6%和10.4%,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別增長8.9%和11.9%;民營經濟銷售收入佔全國比重由2020年的68.9%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71.7%。

立足長遠,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加快推動形成企業發展、產業升級與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

讓政策紅利加快落到企業"賬面"

位於江蘇的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以科技創新爲引擎,搭建起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載體,其特點就是研發密集且跨境業務多。

"稅務部門始終是護航企業穩健前行的‘助推器’。"公司財務總監宋揚介紹,當地稅務部門根據企業特點提供"量體裁衣"的支持服務,企業不僅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94億元,還獲得增值稅留抵退稅、出口退稅等稅收優惠6800餘萬元。"這爲企業前沿項目的研發注入了強大動力。"

"量體裁衣"的稅務服務只是稅務部門落實減稅降費、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稅務合規體檢""項目管家""遠程輔導專線""稅宣小分隊"等形式多樣的稅務服務正在各地開展,稅務部門加快落實"政策找人、服務上門",努力讓政策紅利第一時間轉入企業的"賬面"。

與此同時,爲了不讓政策"紅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稅務部門依法嚴厲打擊違規享受、惡意騙取稅費優惠等違法行爲。

"十四五"期間,稅務部門累計查處騙取和違規享受稅費優惠案件2.18萬起,查補稅款269億元。今年以來,稅務部門已連續曝光31起騙享稅費優惠的偷稅案件。

"打擊違法就是保護合法。"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許萍表示,隨着稅收大數據的深入應用和納稅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稅收監管與納稅信用管理水平也在持續提升,這將更好地將減稅降費紅利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