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做愛心還有回饋?她詢問後一路被引領到提款134萬
55歲蔡姓婦人在社羣媒體看到愛心捐款廣告,聲稱捐2000元就能回饋200元,蔡婦覺得捐款做愛心還能有回饋,詢問後被對方一路以可以代操虛擬貨幣投資,報酬率可翻倍,引領到銀行要提款134萬元;所幸在員警趕往說明詐騙話術與案例後,讓她打消提款念頭。
臺南市蔡姓婦人今年4月社羣媒體看到愛心捐款廣告,聲稱捐2000元就能回饋200元,蔡婦覺得捐款做愛心還能有回饋,好奇詢問;隨後自稱是志工的「露熙」,向蔡婦遊說人生還很長,存款應該拿來投資,表示能介紹虛擬貨幣投資,報酬率可翻倍。
蔡婦信以爲真,透露約有100多萬存款,對方稱這些錢不夠將來養老,鼓吹她投入全部退休;於是露熙介紹「江雪」、江雪又介紹「Taylor 廉宏執行長」,聲稱執行長可以幫蔡婦操作虛擬貨幣。蔡婦信以爲真,今天上午9時許前往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中國信託銀行。
蔡婦要求臨櫃提領134萬8千元現金,行員詢問資金用途時,她還配合對方交待的說詞,表示是弟弟要買車,幫忙籌錢;行員詢問她弟弟是誰、年齡、要買的車款、買車用途等細節,蔡婦卻答不出來或說詞反覆,行員研判有異,通報轄區第二警分局南門派出所。
巡佐邱漢文、警員黃瀚緯趕赴現場,關心詢問,說明蔡婦是否收到有獨特投資管道的訊息,對方保證賺錢,這些都是詐騙集團的手法,只要錢一交付就再也拿不回來;蔡婦這才驚醒,出示Line的對話紀錄,員警指出,一看明顯是詐騙集團手法,讓蔡婦從投資夢中清醒。
分局長劉怡宗表示,投資詐騙通常以虛假的投資機會爲誘餌,使投資人相信可以輕鬆、快速地獲取高獲利回報,以巧妙的手法將錢財騙取;近期網路手機APP、LINE羣組招募投資股票、虛擬貨幣,大都是詐騙訊息,民衆在進行交易或匯款前,務必多加查證不可輕信。
蔡姓婦人看到愛心捐款廣告,詢問後被對方一路以可以代操虛擬貨幣投資,報酬率可翻倍。記者袁志豪/翻攝
蔡姓婦人看到愛心捐款廣告,詢問後被對方一路以可以代操虛擬貨幣投資,報酬率可翻倍。記者袁志豪/翻攝
蔡姓婦人看到愛心捐款廣告,詢問後被對方一路以可以代操虛擬貨幣投資,報酬率可翻倍。記者袁志豪/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