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子科技訴中電科建工案遇波瀾 公司稱將繼續依法推進司法鑑定程序

因施工方存在基樁合格證造假等違規情形,矩子科技一年半前提起訴訟的案件,出現新變化。

近日矩子科技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州矩浪收到司法鑑定單位江蘇建科鑑定諮詢有限公司公函,告知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本案工程質量司法鑑定事項已撤案,就剩餘未完成檢測工作的費用予以退還。

“司法鑑定程序系公司核心訴訟請求的支撐依據,也系查明事實、確保工程安全的唯一技術手段。收到函件後,蘇州矩浪已與法院覈實該情況,並將繼續依法請求法院推進司法鑑定程序,以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矩子科技相關負責人4月15日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施工單位基樁合格證造假曾遭罰

回溯該案脈絡。“機器視覺檢測設備產能擴張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及技術支持中心建設項目”系矩子科技募投項目,實施主體爲蘇州矩浪;項目的工程地址位於蘇州高新區科技城呂梁山路以北、元六鴻遠電子以西。2021年9月28日,蘇州矩浪向中電科建發出具了《中標通知書》。

2021年10月18日,中電科建發向蘇州矩浪發出《企業資質平移及業務平移說明》,擬將其承攬房建類業務一併平移給其子公司中電科建工,並對其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問題向蘇州矩浪承擔連帶責任。雙方就此資質平移事項簽署相應協議。

此後,蘇州矩浪與中電科建工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由其負責機器視覺檢測設備產能擴張建設項目的建設。中電科建工在簽訂該合同後,隨即將案涉樁基工程分包給蘇州元祥進行施工。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蘇州矩浪發現樁基施工單位蘇州元祥提供的大量工程樁出庫單及基樁產品合格證有造假嫌疑,遂展開調查。

公告顯示,經查實,本項目按照施工設計要求,總共使用了42881米工程樁,其中22655米爲建華品牌,20226米爲天利品牌。而22655米建華品牌基樁中的9109米基樁合格證(合計63份)均爲僞造;20226米天利品牌的基樁產品合格證均爲手寫,樁基施工單位亦無法提供交易相關的增值稅發票和物流單據等憑證。

鑑於此,2023年3月,蘇州市相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相關規定,就樁基施工單位蘇州元祥實施的基樁合格證造假違法行爲進行行政處罰,處以罰款41萬元。

案件經多次開庭質證

“從有關部門的查實和處罰情況可看出,對於該問題項目,光有施工後走流程式的抽檢合格材料並不能排除安全隱患;即無法得出樁基質量或工程質量完全合格的結論。”矩子科技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指出。

建築業內人士受訪時告訴記者,樁基是建築物的根基,其質量直接關係到整體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施工單位的相關違法違規行爲可能帶來嚴重的安全風險。

爲確保工程質量,蘇州矩浪提請蘇州高新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組織工程方面專家召開論證會,論證樁基工程全面檢測方案,各方同意由蘇州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對樁基進行質量檢測。報告顯示三次抽檢的基樁均有部分樁長與設計樁長嚴重不符(其中,第一次抽檢的39根基樁中4根基樁設計長度爲22米,實際測量長度僅約12米;即佔比10%以上的樁實際長度短了50%),但在蘇州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準備進行後續檢測工作時,施工單位中電科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拒絕配合。

基於此,2023年9月,蘇州矩浪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決中電科建工賠償工期延誤違約金、返工費、檢測費、項目延誤造成的廠房租金等,解除相關《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等,並同時申請對樁基工程進行質量司法鑑定。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23年10月7日受理訴訟,並委託江蘇建科鑑定諮詢有限公司作爲司法鑑定單位,決定對基樁工程進行司法鑑定。

其後,中電科建工提起反訴,上述訴訟合併審理。至今,案件經多次開庭質證。不過,眼下該案工程質量司法鑑定事項被撤案或致相關訴訟的進程有所延長。

本次公告中未披露該司法鑑定事項被撤案的原因,矩子科技負責人則答覆記者接到過法院方面的口頭通知。對此,4月15日證券時報記者曾撥打上述法院相關人士座機電話予以求證,該人士回覆,案件仍在審理中,按照程序,相關信息無法答覆案外人,需要當事人直接聯繫。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智斌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從公開信息來看,司法鑑定在該類糾紛中並非“可選程序”,而是查明真相、定分止爭的必由之路。即便短期司法鑑定因各種原因遇阻,當事人仍有權選擇重新申請鑑定。特別是對於涉及重大公共安全的案件,亦需相關部門秉持“穿透式審查”理念,以技術手段破除證據迷霧。

矩子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樁基工程若存在質量問題將直接威脅建築安全。鑑定機構具備專業資質和能力,之前經過原告與被告的多番舉證和質證,也出具了最終版的鑑定方案,該方案涵蓋了樁身完整性、樁長、預製樁壁厚等在內的檢測內容,並且鑑定機構一直在等待進場檢測的通知。公司也非常願意配合以上鑑定機構及法院委託專業設計單位出具的鑑定配合方案,並願意墊付前期費用,以確保鑑定安全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