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蟑進攻日本九州!市民驚慌通報「人孔蓋竄出蟑螂」 專家揭暴增主因
近年來因全球暖化,美洲蟑螂已攻陷北九州,嚇壞許多民衆。情境示意圖。 圖/AI生成
根據「西日本新聞」報導指出,福岡市下水道管理課在2020至2024年間,共收到215件「巨大蟑螂從人孔蓋爬出」的通報,爲此用橡膠塞封閉了160處人孔蓋的孔洞。這種美洲蟑螂的體型比日本一般常見的蟑螂大,且身上帶有獨特的斑紋。經追查發現,這種不速之客,正是原先被視爲日本室內最大型的「美洲家蠊」,牠們正迅速改變北九州蟑螂的生態版圖。
福岡市早良區一名61歲的男性居民驚恐表示:「今年夏天,家裡出現了之前從未見過的蟑螂。體型巨大,數量也多得嚇人。」他指出,自7月以來,從廚房、廁所抽風機入侵的蟑螂多達30只,其中高達九成都是這種「有點偏褐色、身上有白色環狀花紋」的巨蟑。他一度以爲是常見的德國蟑螂巨大化,上網查詢才驚覺是美洲蟑螂。
九州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的丸山宗利副教授說明,原產於非洲的美洲蟑螂非常不耐寒,只要氣溫持續低於5度約一個月,牠們就會死亡。以前北九州並非完全沒有美洲蟑螂,牠們隨着沖繩的貨物登陸,僅能躲在建築物的鍋爐室或鬧區角落苟延殘喘。但如今牠們「迅速擴大版圖」的主因,正是全球暖化。據福岡氣象臺數據顯示,福岡市2月的平均最低溫,已從1925年前後攝氏1.24度,攀升至2025年左右的4.92度。酷暑也延長了牠們在戶外的活動與繁殖期。
在北九州,美洲蟑螂最舒適的「樂園」,竟是下水道系統的人孔蓋內部。這裡比室外溫暖、潮溼,環境類似牠們原生的洞穴,更棒的是,有源源不絕的廚餘等食物,且沒有天敵。福岡市下水道管理課爲此呼籲民衆,廚餘和廢食用油不僅會堵塞水管,更是蟑螂的食物來源,「妥善處理廚餘,將其作爲可燃垃圾丟棄,這對防治蟑螂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