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陽 第2季EPS 2.5元 探四年低點

聚陽EPS 圖/經濟日報提供

聚陽(1477)昨(31)日公告半年報,受到臺幣強勁升值衝擊,第2季營收76.89億元,年減0.06%,稅後純益6.16億元、年減28%,單季每股純益2.5元,下探近16季以來新低。累計上半年營收176.13億元,年增8.04%,稅後純益18.87億元,年減4.7%,每股純益7.65元。

聚陽指出,匯率因素對營運造成重大影響,臺幣兌美元升值約12%,使第2季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5.03%下滑至22.03%,減少3個百分點。同時,單季認列匯兌損失約1億元,連帶使業外虧損失1.23億元,拖累整體獲利表現。

就上半年來看,毛利率25.28%,較去年同期下滑1個百分點。業外方面,上半年業外損失近8,60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較,由正轉負。

展望後市,聚陽坦言,第3季仍是辛苦的一季。儘管8月起陸續與客戶協商報價調整以反映匯率變化,平均售價(ASP)可望有中個位數以上成長,但由於關稅協商時點落在第3季訂單形成期,公司爲穩定客戶關係仍承擔部分關稅壓力。

除此之外,第3季訂單多在4月開始談,時值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對等關稅」政策、國際貿易環境高度不確定,對價格談判造成一定壓力。

儘管如此,聚陽仍預估第3季營收可望與第2季相當,主要受惠秋冬服飾單價較高,但與過往旺季表現相比,仍屬偏低水準。

所幸關稅與匯率可望於第4季逐步淡化。聚陽指出,目前訂單能見度已達第4季,隨着美國對各國的關稅政策陸續底定,買氣已開始回籠,生產基地中印尼、越南關稅皆低於原預期,兩大基地產能佔比合計達八成,有助提升接單穩定性。預期隨着新報價全面反映最新匯率,第4季整體營運表現將較前季回升。

聚陽進一步指出,第4季迴流訂單以美系品牌與通路爲主,品項以外出服飾爲大宗,居家類產品表現則相對疲弱。

公司強調,雖今年營運受外在因素干擾,但隨着不確定因素淡化,全年營運仍朝穩健方向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