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怎能如此!盤點明末淵虛之羽最不該成爲被擊殺目標的歷史人物

繼之前爆火全球的國產3A神作《黑神話悟空》之後,《明末淵虛之羽》當仁不讓被全國的吃瓜羣衆封爲了“村裡的第二個大學生”。

按說有黑猴的熱度鋪墊,配合着強大的技術加持,又是以漂亮妹子做主角爲噱頭,疊滿了一身buff的《明末淵虛之羽》怎麼會如此快的就成了衆矢之的呢?

遊戲本身的優化卡頓問題,說實話不是不能忍;普通版也能有豪華版差不多的東西,後續道歉做補救也還能說得過去;哪怕是海外價格更優惠這樣的事情,多解釋一下是爲了能更好的在世界範圍內做推廣,也是可以最終平息得住的。

《明末淵虛之羽》說到根上,點怒了遊戲玩家和吃瓜羣衆的地方,還是在劇情設定方面的謎之操作。本文就來抓幾個典型,尤其是下面這幾個歷史人物,真是無論怎麼說都不應該被設定成被擊殺的目標。

先來說說王承恩,他在遊戲裡的名字被改成了大明監軍劉承恩。儘管在姓氏上做了變化,不過還是會讓熟悉明末歷史的人立馬聯想到他。

讓咱去砍劉謹、魏忠賢之流,這個當然沒問題,但是打死王承恩,心裡頭確實不是滋味。單就名聲評價來看,王承恩放眼中華上下五千年,都是太監這個羣體裡的佼佼者。

雖少男兒二兩肉,卻是人間真丈夫!北京城破之時,所有的達官顯貴和清流文人都給闖王跪了,只有王承恩對崇禎皇帝是生死相隨。以至於清軍入關之後,連順治皇帝都要給王承恩修墓立碑,古往今來也就他作爲一個太監能夠得此殊榮禮遇。

爲什麼要讓王承恩在遊戲裡成爲一個供玩家擊殺的BOSS,這個設定還真是親者痛,仇者也不快啊!順治皇帝要是知道了,估計也有一種被打臉的感覺吧。

崇禎皇帝朱由檢,大明結局一根繩。他雖是亡國之君,可公正評判起來,崇禎只不過是非常不幸的生在了所有社會矛盾集中爆發的時代。

“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的遺言,即便已經過去了將近600年,依舊能夠讓人感受得到這個帝王對於他治下人民的溫度。

崇禎皇帝或許菜,然而他真的不慫!他爲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和北京百姓不遭屠戮已經死過一次了,這般氣節即便朱元璋得見,也會感到一絲欣慰,雖然失敗卻沒有折骨,高低也算是個悲情的英雄。《明末淵虛之羽》把崇禎給扒拉出來做成BOSS,不免令人感覺膈應。

倘若慈禧、光緒他們孃兒倆,在英法聯軍打進北京的時候,能夠拿起武器率領清朝軍民跟英法決戰,即便兵敗身死,他們在後世的評價也不至於太糟。

溥儀也是同樣,要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把滿清殘餘勢力凝聚成一股抗日的力量,而不是跟日本人狼狽爲奸,他的名聲也不會是這個樣子。相比起來,崇禎皇帝要比他們都強太多了。

張獻忠也就罷了,畢竟他身陷屠蜀爭議,可身爲明末版的姜維、岳飛,實在不應該讓打出“兩蹶名王”戰功的民族英雄李定國在遊戲裡面捱打。

既然李定國在《明末淵虛之羽》是精英怪,那麼爲了個人私利而破壞全國抗清形勢的孫可望爲什麼就打不得?還做了玩家的友方NPC!我嚴重懷疑,是不是遊戲在製作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錯誤,把李定國和孫可望的位置給弄反了。

別看孫可望給滿清做了帶路黨,可滿清的統治者同樣不待見他,乾隆皇帝毫不猶豫的把他給丟進了《貳臣傳》。都2025年了,想不到這在歷史上毫無爭議的一正一反兩個角色在遊戲裡面,竟然乾坤大挪移,怎能令人不覺詫異。

壓軸的必須是趙雲,真是感覺他的登場有點莫名其妙。因爲無論是三國時期的趙雲還是南宋時期的趙雲,距離明朝末年都有巨大的時代鴻溝。

即便這個遊戲有點古裝版生化危機的意味,也不至於把年代那麼久遠的人給復活過來再殺一次吧?

武藝高強、英姿颯爽、仁義忠勇,趙雲從來都是萬千三國迷們心目中最完美的人物。小的時候無論是玩街機三國志還是真三國無雙系列,都是搶着選趙雲。

無雙系列出了那麼多代,趙雲大半都是做的封面一哥,足見其在日本的地位也不低。《明末淵虛之羽》連趙雲都安排剁了,真的是在製作過程中就決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嗎?

從7月24日正式發售至今,無論是遊戲的玩耍體驗還是其價值立場,公衆都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和極大的爭議。

一款遊戲成功與否,其內涵文化和主題思想相比起技術層面和製作細節更加重要,《明末淵虛之羽》需要去改進和說明的東西,照目前看還有很多,希望“村裡的第二個大學生”後續能交出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