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鰲)美國頻加關稅 多國人士共商亞太應對之道

中新社博鰲3月28日電 題:美國頻加關稅 多國人士共商亞太應對之道

作者 官逸倫

"(加徵)關稅不會解決美國的財政赤字問題。"美國經濟學家傑弗裡·薩克斯27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說。

在當日舉行的"美國外交政策走向及其對亞太合作影響"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美國加徵關稅等展開深入交流。

美政策遭多方質疑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公告,宣佈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

薩克斯指出了特朗普政府政策邏輯存在的缺陷:他們試圖通過對富豪減稅來刺激經濟,又指望用關稅收入彌補財政缺口,這種政策組合難以奏效,最終受害的還是美國普通民衆。

美國前商務部長卡洛斯·古鐵雷斯稱,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加徵關稅的舉措是"戰術性行爲"。當前,美國政府將全球治理體系視爲威脅,認爲這會妨礙美國的發展。

中國前駐美大使周文重在論壇上呼籲美方停止"損人不利己"的貿易戰、關稅戰。他表示,美國現在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是自身產業空心化及經濟金融化造成的,特朗普政府不應"甩鍋",應從自身尋求解決方案。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公司本月25日預計,美國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將從今年的接近100%升高到2035年的130%左右。

亞洲各國積極應對

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表示,在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結構大調整的背景下,怎麼解決好社會公平、保持文化特性、維護自然環境、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這些"纔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研究員馬凱碩提醒,當前正處於人類歷史上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今天的世界是多文化的、多極的、多邊的,亞洲內部存在一定挑戰,"但亞洲人必須找到辦法應對這些困難"。

英國《經濟學人》國際執行主編帕特里克·福利斯呼籲亞洲內部要避免貿易戰,且從長期看,亞洲國家需要簽署更多自由貿易協定。

崔天凱說,亞太地區要堅持此前的成功經驗:相互尊重、強調共同利益、用和平方式解決可能的分歧等。不管其他國家如何調整政策,亞太地區國家要守住初心,保持傳統,發揚優勢。如此,不管世界發生什麼變化,亞太地區纔能有光明的前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