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中國科技業!川普政府新一波出口管制 納入子公司和關聯企業
▲美國總統川普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圖/路透)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川普政府29日宣佈新一波出口管制政策,擴大對列入實體清單企業的限制,將適用對象延伸至其子公司與關聯企業,意在堵住中國企業規避制裁的漏洞。此舉被視爲美中科技戰的又一重大升級,影響層面恐波及數千家企業。
《華爾街日報》報導,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BIS)29日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發佈聲明,未來凡是被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的公司,其控股子公司與關聯企業也將同步適用相同限制措施。該部門強調,「爲了有效維護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利益,限制也必須擴及由一個或多個被列名實體直接或間接持有的外國企業。」
該項政策的調整,代表美方將封堵過去企業藉由設立新公司或轉移控股結構來規避制裁的做法;知情人士表示,此政策已在川普政府內部醞釀數月,由白宮國安會成員、對中強硬派海德(Landon Heid)主導推動。海德曾任職於聯邦衆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雖原被川普提名爲商務部助理部長,近期卻遭撤銷提名,部分業界人士解讀爲白宮對中政策的態度出現搖擺。
這項新規將加劇中國科技企業如華爲等的經營壓力,華爲擁有龐大的子公司與全球合作網絡,使得美方一直難以徹底切斷其與美國技術的聯繫。新規一旦實施,可能強迫美國與國際企業進行更全面的合規審查,評估是否與遭管制企業存在股權或交易關係,進而提高營運風險與合規成本。
同時,供應鏈也將受到衝擊,特別是美國國內依賴中國企業提供原料或零組件的廠商,預料將首當其衝。報導指出,美中之間的人工智慧(AI)競賽持續升溫,是川普政府急於封鎖中國取得先進晶片與美技技術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稍早,川普政府已將數十家中國公司納入實體清單,並禁止企業採購華爲晶片;中國也反制,制裁多家美企,限制中國公司採購輝達(Nvidia)AI晶片,並管制稀土等科技原物料的出口。此次新制若付諸實施,恐再度升高美中緊張,併爲兩國間持續進行的貿易談判增添更多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