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付小費竟被強收? 餐廳出奧步 她1招成功討回
越來越多的美國民衆認爲小費文化已失控。(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在美國,「小費文化」是長久以來的習慣,一般來說小費金額會是帳單的15%到20%。不過,近年來選擇不給小費的人也越來越多。一位消費者日前在餐廳用餐完畢,以刷卡方式結帳時,選擇了「不給小費」。沒想到,隔天她查看帳單時,卻發現自己被額外收取了4.19美元(約新臺幣130元),相當於帳單金額的15%作爲小費。
據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當事人艾莉絲(Alice)在一家餐廳用餐,並支付了總計27.96美元(約新臺幣863元)的帳單。直到第2天看信用卡明細時,她才發現總共被收取了32.15美元(約新臺幣993元),這正好是加上15%小費(即4.19美元)後的總額。
艾莉絲後來直接向銀行提出爭議款項的申請,很快就成功取回了這筆錢。事後她在美國規模最大的線上論壇Reddit上分享了這段經歷,許多網友對於餐廳「強收小費」的行爲表達不滿。艾莉絲在貼文中提醒大家,「各位,這就是爲什麼你們一定要仔細檢查信用卡帳單的原因」。
艾莉絲向《新聞週刊》表示,她是直到收到信用卡帳單後才發現這筆小費的存在。她直接透過銀行的網站提交了爭議款項的申請,程序非常簡單。之後,她也匿名在餐廳的官方網站上留言,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餐廳老闆。
大通銀行(Chase)在回覆爭議款項的電子郵件中說明,該筆款項將會在24到48小時內退回帳戶,客戶不需要再採取任何進一步的行動。艾莉絲提供的銀行帳戶截圖也證實,這筆被多收的4.19美元很快就退回了她的帳戶。
雖然艾莉絲決定不公開餐廳的名稱,但她仍然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經驗,提醒更多的人要養成檢查帳單的習慣。
《新聞週刊》報導中指出,根據美國的《公平信用帳單法》(Fair Credit Billing Act),消費者通常有60天的時間可以針對未經授權的收費提出異議。專家提醒,爲避免出現與艾莉絲同樣的狀況,消費者千萬要留意「未經授權的小費加收」。建議消費者務必保留或是用手機拍照留存收據明細,並且在24到48小時內仔細檢查帳單,比對刷卡金額與實際收費是否一致。一旦發現有任何異常狀況,應立即提出爭議款項的申請,並且將問題告知餐廳,讓店家瞭解可能存在這類不當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