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非首例 盧憂另類經濟災害

巨大展示多款高價車款。(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海關(CBP)近日對巨大發布暫扣令,起因與臺灣製造業外籍移工的債務奴役與強迫勞動問題有關。勞團表示,巨大移工不是個案,臺灣的移工普遍面臨類似處境,且不只美國有暫扣令相關規定,許多歐洲國家也有類似作法,憂心未來恐怕歐洲市場也無法進入。臺中市長盧秀燕25日則示警巨大不是第一件,業界都剉咧等,除了高關稅,還有美國海關處分,是另一種經濟災害。

以業界常態來看,一般移工除要負擔最高3年6萬元國內服務費外,在國外還得負擔海外仲介費,實務上移工要繳交費用近7000美元。部分國內仲介業者也藉此謀利,甚至還有仲介引進移工時不向僱主收取費用,而是靠與國外仲介分潤移工負擔的費用,有時甚至還會給予僱主回扣。

勞動部官員坦言,在多次雙邊會議中要求移工來源國應限縮其海外仲介費不得超過1個月薪資,但仍在協商中。

臺灣人權促進會研究員施逸翔表示,之前美國針對我國發出暫扣令多爲遠洋漁船,此次爲首度針對製造業發出暫扣令,也是對我國製造業及政府巨大警訊。

桃園市羣衆協會主任汪英達說,巨大移工不是個案,臺灣的移工普遍面臨類似處境,此次事件顯現政府長期縱容,讓資方及仲介長期剝削移工,若不改善未來恐怕會失去美國及歐洲2大市場,提醒政府應立即依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規範訂定公平聘僱指引。

盧秀燕昨在議會開議前受訪高分貝呼籲,這是國對國的貿易談判,呼籲政府外交、經貿系統,儘速和美國交涉,取消海關處分。

臺中市勞工局指出,近日將會同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至巨大,針對移工疑有超時工作、居住環境、扣薪等強迫勞動議題入場瞭解。另勞動部也表示將秉持保障勞工權益的立場,和經濟部共同合作提出改善方案,及早解決被指涉強迫勞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