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73米7聲槍響,以軍鳴槍警告20多國外交使團引多方譴責

據新華社報道,由多國外交官組成的代表團21日在約旦河西岸傑寧難民營入口處附近查看情況時,駐紮在傑寧難民營的以軍士兵向人羣鳴槍警告。

以色列國防軍21日就鳴槍一事致歉。根據以軍說法,開槍原因是由於代表團“偏離既定路線,進入了一處未獲授權的地區”。以軍補充稱,“對由此造成的不便表示遺憾。”

參與此次訪問的使團成員包括來自20多個國家的外交官,以及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的工作人員。事件中暫無人員傷亡報告。

西班牙、埃及、法國、土耳其、愛爾蘭在內的多個國家對以色列軍隊的行爲表示強烈譴責,其中一些國家的外交官當時在鳴槍現場。數個國家表示將召見以色列大使,要求對事件進行調查並作出解釋。

一些人正接受記者採訪

現場視頻顯示,當多國外交官代表團從一扇封鎖道路的鐵門後撤時,以色列士兵朝他們的方向開槍,可以清楚地聽到至少七聲槍響。期間,一位代表團成員提醒大家:“靠近牆,靠近牆”,示意衆人緊貼牆壁撤離現場。

《紐約時報》覈實多段視頻後稱,當時,代表團成員站在離以色列士兵約80碼(約73米)遠的鐵門另一側,一些人正在接受記者採訪,大多數人背對士兵,沒有做出任何挑釁行爲。槍聲響起後,代表團迅速撤退,有些人還躲進旁邊的小巷尋找掩護。

此次外交官代表團的考察活動由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組織,並獲得了以色列的批准。他們到訪的地區是位於約旦河西岸北部地區的巴勒斯坦城市傑寧,也是主張通過武裝鬥爭抵抗以色列佔領的巴勒斯坦人在西岸的主要根據地。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伊斯蘭聖戰組織(傑哈德)等巴主要組織在傑寧都有較強勢力存在。

巴以衝突之下,傑寧長期以來一直是巴勒斯坦抵抗運動的溫牀,哈德旗下的獨立武裝團體“傑寧旅”的壯大尤其令以色列感到擔憂。加沙衝突爆發之前,以色列軍方多次襲擊傑寧。

傑寧難民營居住着1948年中東戰爭期間被迫逃離家園的巴勒斯坦人的後代。截至今年1月,估計有14000人居住在難民營內。難民營的條件非常糟糕。近東救濟工程處稱,在約旦河西岸的10個難民營中,傑寧的失業率和貧困率最高。自以色列於1月21日發起“鐵牆”軍事行動以來,難以進入傑寧難民營,目前營內所有居民已被迫撤離。

此次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組織外交官代表團考察傑寧難民營,旨在讓他們親眼目睹以軍爲打擊武裝團體而佔領並部分摧毀城市邊緣地區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21日以軍鳴槍地點就在3年前以色列士兵槍殺巴勒斯坦記者希琳·阿布·阿克勒之處附近。2022年5月,阿克勒正在報道以色列對傑寧難民營的襲擊,頭部遭槍擊,最終不治身亡。此事件引發巴以相互指責。

“不可接受的行爲”

以軍發聲明稱,開槍原因是代表團“偏離既定路線”。傑寧市長穆罕默德·賈拉爾否認這一說法,稱巴勒斯坦方面與以方事前已經就路線達成一致。他說:“現場沒有任何挑釁行爲。只有外交官和記者在場,訪問路線附在官方邀請函上。”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譴責以色列安全部隊蓄意攻擊外交團體,稱這是一起“令人髮指的罪行”。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稱,對外交人員生命安全的任何威脅都是“不可接受的”,並要求追究責任。法國外長巴羅21日也表示,開槍警告是“不可接受的”行爲。法國外交部將召見以色列駐法國大使,要求其就此事作出解釋。

愛爾蘭確認,涉事代表團內有兩名該國外交人員,總理米歇爾·馬丁表示將向以色列“強烈質詢事件經過”;西班牙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開槍行爲表示“堅決譴責”;埃及表示,向外交團體開槍“違反一切外交規範”;土耳其稱,這再次表明以色列“系統性地蔑視國際法和人權”,並要求立即進行調查。

聯合國秘書長髮言人杜加里克2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古特雷斯秘書長對“以色列國防軍向外交人員和聯合國工作人員鳴槍警告”的報道感到震驚。“對外交人員使用任何形式的武力都是不可接受的。我們敦促以色列當局對此事進行徹底調查,向我們通報結果,並採取必要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約旦河西岸事務主任弗里德里希在社交平臺上說,這一事件嚴酷地提醒我們,以色列安全部隊在約旦河西岸頻繁過度使用武力,往往造成致命後果。他指出,儘管約旦河西岸並非戰區,自2024年1月以來,已有137名巴勒斯坦人在與佔領相關的暴力事件中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