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慘爆「美股卻創新高」 市場在想什麼?專家說法一次看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遠低市場預期,失業率上升至4.3%,創下2021年以來的高點,市場擔憂經濟衰退就在前方,但週一美股並未出現重挫,四大指數反而全面收紅。(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遠低市場預期,失業率上升至4.3%,創下2021年以來的高點,市場擔憂經濟衰退就在前方,但週一美股並未出現重挫,四大指數反而全面收紅,那斯達克指數更是創下新高,市場解讀爲何?統整外媒與專家們的說法讓您一次瞭解。
CNBC報導,就業成長放緩代表經濟衰退,通常對股市不利,當人們失業或感覺買不起商品和服務,會導致企業收入下降,進而影響股價。在此狀況下,週一美股卻出現漲勢,雖然降息前景提振投資人信心,但觀察個股的走勢或許能找到另一種解釋。
週一的上漲由科技股領導,包括輝達、博通等人工智慧公司,顯示投資人對就業數據不以爲然,甚至代表人工智慧技術的崛起已發揮作用,雖然就業機會減少,但成功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對求職者不利,但對企業是一個好消息。
另有專家認爲,就業數據大幅下滑,幾乎確定聯準會將在下週宣佈降息,刺激市場上漲,且投資人高度關注本週陸續出爐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表現。
財富管理機構Baird投資策略師Ross Mayfield表示,「我們現在有點像是處在缺乏催化劑的真空期,雖然有可能出現下行的回落,但除非出現與關稅或貿易有關的突發事件,否則會進入一種等待CPI數據的狀態。」
瑞銀分析師David Lefkowitz則看好美股延續多頭,「企業第二季財報優於預期,且人工智慧趨勢依然強勁,加上聯準會降息機率高,預估標普500指數會在明年6月達到6800點,等於從現有水準上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