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市論勢/內需、零售、百貨 聚焦
盤勢分析
臺灣9月出口542.5億元,爲歷年第三高,年增率爲33.8%,進口年增率25.1%,進口金額也同樣爲歷年單月第三高。出口大增主要是因爲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需求涌現,以及AI商機延續;進口則受惠半導體設備購置續增。
隨着CSP資本支出持續增長,即便明、後年恐有放緩疑慮,但仍有許多主權基金、新創雲端算力業者之專案需求帶動臺灣相關供應鏈成長。整體來看,臺灣經濟第4季出口動能依舊高度集中於AI伺服器、先進製程半導體與高階電子零組件,成爲支撐經濟成長主軸。
從關稅角度來看,傳產族羣:成衣、製鞋、重電廠輸美比重高(30%至50%),雖部分關稅成本將由客戶分攤可控,但加上關稅後的終端ASP上升,恐衝擊整體需求。而近期美中兩國互徵的港口稅於10月14日正式生效,中國大陸船隻赴美每個貨櫃運費將增加約新臺幣3萬元,而美國船隻到大陸則每噸增加1,700元,且將逐年調漲。
投資建議
臺股部分,9月臺灣加權指數上漲6.5%、櫃買指數漲2.5%,代表關稅落地以及降息預期提高後,資金仍持續推升臺股走高,可逐步分批佈局成長動能與基本面良好的中長線趨勢標的。在AI發展趨勢不變下,臺廠作爲全球AI產業最重要的供應商,可望持續享有獲利與資本雙漲利多。在投資佈局上,可聚焦科技趨勢+定價權強的企業,以及內需、零售、百貨、餐飲、旅行、非建設資產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