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員難尋!學者指誘因太低「誰要做」:時薪250至300元可能背刑責

北北基公營游泳場館出現救生員難招聘困境,擔任體育署救生員資格檢定考官的海大教授曹校章今天說,救生員人力困境,不在通過檢定的人少,而是通過者想當救生員的人少。本報資料照片

北北基公營游泳場館出現救生員難招聘困境,擔任體育署救生員資格檢定考官的海大教授曹校章今天說,救生員人力困境,不在通過檢定的人少,而是通過者想當救生員的人少。從市場着手,調整制度才能解決問題。試問救生員時薪250元,最多300元,出了狀況可能有刑責,誘因怎麼會高?

監察院調查數據顯示,國內合格救生員人數逐年減少,新北市議員戴湘儀指體育署統一舉辦檢定後,科目偏重遊泳技能及體能要求,被質疑和實際救援需求有落差。

身兼海大海洋休閒產業暨遊艇發展中心主任的體育系室教授曹校章表示,國民體育法規定專門技術人員須由主管機關考覈、授證、換髮,包含救生員、高山向導、體適能指導員、飛行傘教練等,因此由體育署要主導檢定。國內每年增加的救生員人數其實是充足的,但很多人考取救生員,並不是要作爲工作。

曹校章舉例,觀察目前報考救生員資格檢定的人中,有些是體育系學生,因爲是畢業門檻,此外考過後他會去當老師、專任教練或去業界,不會當救生員。還有些是喜歡游泳的退休族,閒來無事報考,取得資格後也不會去當救生員。

曹校章表示,影響通過救生員檢定進入職場最重要的因素還是產業結構,像他30年前當救生員,時薪是180元,現在的行情是250元,最好給到300元。只是到咖啡廳、超商打工,時薪多數已超過200元,擔任救生員,出了事要可能揹負過失致死罪責,時薪200塊元咖啡不用負刑事責任,跟時薪250元要負責救人和可能的刑責「你覺得多數人會選擇什麼?」

「都是市場導向」,曹校章說,目前戶外活動興盛,潛水、獨木舟、立槳都缺教練,水域遊憩管理辦法規定帶客體驗,一定要配備救生員,救生員變成奇貨可居。以象鼻巖日出團爲例,主帶教練從凌晨3點到早上8點收入3000元,助教也有1500元,具救生員資格的人當然投入這個市場,不會想去當救生員。

自於體育署救生員檢定過於嚴格問題,曹校章認爲也不全然正確。近幾年救生員資格檢定項目已簡化,部分項目扣分也減少,目前臺灣救生員考科標準,在全世界各國中已是「中下」標準。只是統計發現,通過率並沒有因此增加,還是在5成左右,關鍵是訓練機構沒有認真落實訓練,沒有把學員訓練到可上線的條件,就讓他來報名,所以不會通過。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