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瓶裝新酒!陸老建築華麗轉身 結合文化IP成「新地標」

大陸各地方政府正不斷活化包括老建築、老工廠等閒置資產,透過結合特色文化IP,設計豐富體驗專案,吸引遊客前往打卡。圖爲漠河市北極村的中國最北郵局(新華社)

圖爲北京首鋼園區。(摘自新華社)

大陸官方今年提出要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希望更豐富的場景成爲撬動消費的新引擎。據瞭解,大陸各地方政府正不斷活化包括老建築、老工廠等閒置資產,透過結合特色文化IP,設計豐富體驗專案,吸引遊客前往打卡,不只成爲人潮聚集地,更能華麗轉身成爲城市「新地標」。

大陸央視網報導,這個暑期,山東青島新開張的海洋研學主題郵局遊客絡繹不絕。進入郵局,在螺旋樓梯兩側牆面上,隨高度變化展示着不同深度的海底生物,深海區的發光烏賊、中淺海區的貝類。

報導稱, 不僅是郵局,過去的老廠區融合了創意與新業態的商業綜合體,正在從工業舊址上拔地而起,成爲城市的「新地標」。

報導稱,一個個工業遺存煥新成爲場景消費「新地標」。據測算,城市更新改造後的商業專案平均帶動50%以上的消費增長。商業專案的增加也持續帶動各類服務職缺就業數量明顯增長。

山東大學講席教授謝鵬程認爲,活化存量資源要精準定位文化IP價值,創新空間利用。用更年輕化,體驗感更強的方式來呈現原有空間的特色文化符號。要挖掘空間的功能性,豐富商業業態,透過對老空間的改造更新,城市的歷史會在新的消費體驗中延續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