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別輕忽 超過4周應就醫

咳嗽是一種症狀,也是人體的保護機制,可清除呼吸道異物或分泌物,但若持續超過4周就要提高警覺,可能不只是單純感冒。(王家瑜攝)

咳嗽是一種症狀,也是人體的保護機制,可清除呼吸道異物或分泌物,但若持續超過4周就要提高警覺,許多人往往一開始都以爲只是覺得「感冒還沒好」,拖了好久才就醫。其實慢性咳嗽原因很多,醫師提醒,務必透過適當檢查釐清病因,提出因應對策,守護呼吸道與全身健康。

聯安診所胸腔內科醫師蔡哲龍說明,醫學定義上,咳嗽超過8周稱爲慢性咳嗽。根據統計,慢性咳嗽主要是影響中老年人,最常見就醫年齡落在60至69歲,其中又以女性較多,這可能與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下降有關,致使易出現喉嚨乾燥不適。

慢性咳嗽往往伴隨呼吸不適、胸痛、尿失禁等困擾,並可能影響社交。此外,有一部分慢性咳嗽是找不到原因的,也有一部分是難治的慢性咳嗽。即使有些咳嗽難以治癒,大部分仍能透過檢查找到方向,建議及早檢查與治療,才能避免錯過最佳改善時機。

蔡哲龍分析臨牀上最常見的咳嗽原因。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會導致鼻涕倒流刺激咽喉,總覺得有痰咳不完;臺灣氣候潮溼讓塵蟎增多,加上空氣污染等,氣喘等過敏性咳嗽比例居高不下;長期吸菸與二手菸可能導致慢性氣管炎,引發咳嗽;百日咳、肺結核等感染也會出現咳嗽症狀;間質性肺病會有乾咳、疲勞與呼吸困難症狀。

另外,胃食道逆流患者會感覺喉頭有異物,因而咳嗽甚至嗆咳;長期處在空污或化學氣體環境中,也會對呼吸道造成慢性傷害;部分藥物副作用也會導致咳嗽,如治療高血壓的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

許多慢性咳嗽與環境、個人習慣息息相關。首先是避免接觸刺激物,戒菸是最關鍵的一步,減少接觸油煙、化學物質,也能讓呼吸道減輕負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或使用除溼機、空氣清淨機,都能減少過敏誘發的機會。

另外,呼吸道黏膜需要溼潤才能維持防護力,因此足夠的水分與維生素C、D攝取不可或缺,再加上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能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