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超高清頻道國慶節前上線

國家廣電總局將今年定爲“超高清發展年”,預計到年底將會有10個超高清頻道覆蓋全國。在這一背景下,剛剛閉幕的第30屆上海電視節期間,“超高清”也成爲行業焦點。

在電視節高清創制片單發佈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總局把超高清作爲一項全局性、牽引性的重大系統工程,納入了國家“兩重兩新”戰略,把加快發展超高清作爲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目前從內容、播出、傳輸、接收、產業等各個方面,都在推動端到端全鏈條發展。在超高清的指標下,藝術創作手法要相應地發生變化,實現從朦朧美到清晰美。拍攝手法上,大特寫、大全景的運用將更加頻繁,爲後期製作和觀衆觀看提供更多元選擇空間。

視聽產業全面進入超高清時代

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個超高清電視頻道陸續開播:3月28日,北京衛視率先上線超高清頻道;6月28日,廣東衛視、深圳衛視同步開播;9月28日,上海東方衛視即將上線。根據高清創制片單發佈論壇發佈的消息,今年國慶節前,一線衛視中預計將有9個超高清頻道正式落地,綜合之前的消息,除了已經提到的4個衛視頻道,江蘇、浙江、山東、湖南、四川5家一線衛視也將啓動超高清播出。

不僅如此,根據計劃,今年芒果TV、愛奇藝、優酷、騰訊、B站、咪咕6家頭部網絡視聽平臺新增超高清節目佔比將超過40%,手機端、電視端均已開通超高清專區;有線電視、IPTV將上線超高清頻道回看功能以及超高清點播專區,將精準匹配前端製作。

此外,今年,廣電總局還將聯合工信部、中央廣電總檯出臺《加快超高清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強化端到端產業支撐。

超高清技術是實現“真實”的鑰匙

超高清頻道的推出,必須有足夠的超高清內容供應。廣電總局提出,內容生產上,遵循“製作一批、精選一批、重播一批、修復一批、引進一批”的原則,實行內容供給。除此之外,根據高長力的發言,超高清頻道將與高清頻道採用“同播模式”,這意味着新拍電視劇發行必須提供原生超高清版本,且畫面質量與聲音效果均需符合行業規範要求。

超高清鏡頭下,任何人造場景微小瑕疵都會被放大,對各個工種、環節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上發佈了“超高清創制片單”,包括《我們的河山》《曙光》《大生意人》《張謇》《櫻桃琥珀》《太平年》六部作品亮相。主創在分享拍攝經歷時,你能夠清晰地發現“超高清”對於拍攝和表演環節的改變。

《張謇》採用4K、50幀超高清拍攝,還原歷史細節,讓清末民初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張謇和他的時代不再遙遠。

古裝劇《太平年》講述的是北宋開國的故事,導演楊磊透露,全劇採用8K超高清攝影機拍攝,全流程運行4K製作管線,在服裝、道具、制景等環節考據嚴苛,比如升級手工染織工藝呈現衣料質感,高精度還原秘色瓷等文物。

抗戰劇《我們的河山》將超高清技術作爲實現“歷史真實”“戰爭真實”“百姓生活真實”的鑰匙,從而細膩還原了“大刀拼刺刀”的冷兵器搏殺、“呂家寨保衛戰”的慘烈巷戰。“技術不是炫技,而是讓歷史可信的手段。”導演毛衛寧說。

在青春劇的創作上,超高清技術也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櫻桃琥珀》採用跨越童年、少年、成年的時間線敘事,藉助4K超高清技術將90年代小城生活的磚瓦紋理、少年表情的細微變化還原至接近真實的視覺質感。調色指導賴冠宏表示,超高清帶來更大的色域和動態範圍,使得青春劇的創作不再受SDR709色域的限制,可以運用更飽滿的色彩去表達青春的氣息,給觀衆帶來更好的觀影體驗。

“毛孔級”清晰 本質是創作思維的革新

對於演員來說,超高清技術則放大了表演的細節。演員何冰表示,這是一件好事,“電視劇創作以真實爲基礎,我從不畏懼超高清,因爲人臉本就不是磨皮後的產物,真實的紋路與微表情,正是角色生命力的載體”。

全新的視覺效果,對演員而言也有啓發。出演歷史鉅製《太平年》的朱亞文說,超高清製作標準下,觀衆和演員一樣能感受到劇中烽火縱橫、山河動盪的苦難感與血腥味,“我們在現場身臨其境地一次又一次經受這樣的刺激,迫使我們不斷在工作過程中與歷史學家、編劇、導演等同仁切磋、反思、校正我們對歷史和人物的認知。”

在拍攝《曙光》時,侯勇沒有依靠妝造,而是自己蓄起了鬍鬚。他認爲“技術的進步帶來創作上的一些掣肘,需要演員在未來的創作以及在準備期間都要做大量的工作,給觀衆奉獻出更加高水準的藝術作品。”

古裝劇《大生意人》的製片人、導演張挺也有同感,他認爲,超高清在實景拍攝中有明顯的優勢,能把不同的環境還原到層次分明的效果,但對化妝技術的要求更高,“尤其是頭套,需要一幀一幀地調整,整個預算可能都要翻倍”。

不過,如果超高清技術的得當運用,也能夠降低演員的消耗,使其保持更好的表演狀態。楊磊表示,此前在製作《三體》拍攝時就使用了8K技術和16比特調色的模式,上下寬度非常大,在趕戲時拍攝一遍中景的同時就得到了近景,不需要演員配合拍攝重複表演。

在楊磊看來,超高清帶來的“毛孔級”清晰,本質是創作思維的革新,“有人擔心細節過剩會分散注意力,但人眼本就具備聚焦能力,超高清只是讓導演能更精準地引導觀衆視線,比如用特寫鏡頭裡汗珠的折射光,強化角色情緒張力,這纔是超高清美學的真正價值”。

加速擁抱未來 電視產業迎來新紀元

超高清技術的應用不侷限於影視製作,而是能夠給生活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幾乎可以對用戶的生活、工作、休閒場景實現全覆蓋。上海電視節打造的“超高清特展”,通過客廳、座艙、健身等多個生活場景展現了超高清技術對於未來家庭娛樂方式的改變。8K大屏正在滾動播放體育賽事、自然紀錄片和大型綜藝,超高清與全景聲配合爲觀衆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運動軌跡清晰捕捉,動物毛髮纖毫畢現,自然景觀壯美多姿,演員表情一覽無餘。一旁的划船機兼具健身、競技等多重功能,健身同時,眼睛還能獲得泛舟蘇州河、觀光城市景觀的美好體驗……隨着超高清的整體升級推動,電視又一次迎來了新的紀元,不止於一塊更真實的屏幕,還有更絢爛的世界。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祖薇薇

編輯/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