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品牌也來分羹,“毛孩子”的618不止口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抒穎 廣州報道

寵物消費越來越多元了。

今年618剛開始,深圳的劉童就不停地做着攻略,在OTA平臺上尋找對寵物友好酒店的優惠套餐。劉童擁有一隻7週歲的貴賓犬小多,她喜歡在節假日時與小多一起出門旅遊,酒店的優惠套餐是她這個促銷季的“必囤品”。

她並沒有失望。今年,多個知名酒店集團品牌均捕捉到了寵物出行的需求,悅榕、希爾頓和花間堂等紛紛推出了寵物友好通兌套餐,劉童毫不猶豫地購買了幾份她需要的套餐。“今年寵物友好的酒店比去年雙十一的更多了,去年可以選的酒店沒有這麼多,也基本沒有將這個需求細分出來,說明商家也開始重視養寵人的需求了。”劉童說。

這是寵物消費者眼中今年618的細微變化,也折射出寵物消費市場的演變。寵物市場是近年來少數保持飛速增長的消費領域,被視作是一片“藍海”。今年618期間,各大電商平臺發佈的寵物消費數據均表現良好。

隨着養寵大軍不斷壯大,主人與寵物們的需求更加豐富,商家們也選擇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618作爲寵物品牌們競爭的主戰場之一,可以從中看到寵物消費的變化趨勢:寵物用品本是電商的主戰場,但今年即時零售戰火紛飛也帶動了一部分需求分流;在營銷的借力下,在傳統口糧領域,中國品牌已成爲了銷售“生力軍”;此外,寵物的個性化需求例如玩具、服裝以及旅遊等細分領域也燃起了火苗,寵物消費走向了更大的市場。

即時零售硝煙起

在傳統的消費習慣中,即時零售對寵物家長而言是相對少用的方式。儘管在寵物用品這件事上,即時零售平臺的佈局並不晚。在2022年閃電倉剛推出之時,寵物用品就已經是重點佈局的領域之一,基於美團的生態,也已經有小部分寵物閃電倉規模漸成。

寵物家長的顧慮在於,寵物用品相對小衆,線下專營寵物用品的門店較少、品牌相對匱乏且價格沒有優勢,以及還有信任度的問題,多數寵物家長鮮少通過即時零售的方式進行消費。

但時移世易,隨着平臺的不斷努力調整方向,情況變了。

今年,各大平臺均加大對即時零售的佈局,各種補貼不斷,價格的巨大優勢下也終於讓寵物家長關注這一渠道。以美團爲例,美團針對寵物送出了“68減15”、“99減30”以及“110減35”等大額券。同時,美團的合作商家也覆蓋寵物醫院、大型寵物店等,這也提升了寵物家長的寵物信任度。

“我是黑鑽會員,最近天天送我大額神券。”小西是一位貓狗雙全的家長,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促使小西下單的不僅是“價格便宜”,醫院的背書也是重要因素。寵物家長對食品安全敏感,醫院是可靠的渠道。而如果不通過平臺下單而是直接在醫院購買,一包狗糧的價格還要貴上50元左右,平臺的補貼讓他嚐到了甜頭,他最近時不時逛逛各個平臺,找找適合下單的寵物用品。

“我家附近很多家寵物醫院,福懋、瑞鵬還有凱特喵,都有參加平臺的大額神券活動。這些醫院自營的東西我覺得是靠譜的,看到合適的就會下單,護理用品像潔齒水這些,有好價我就買。”小西說。

平臺活動常態化

與即時零售相比,傳統電商平臺的表現更常態化。

從消費者的體感觀察上來看,由於今年以來,各大平臺活動頻繁,618寵物品牌的促銷力度、吸引程度相比往年有所減弱,只是作爲一種購物“儀式感”,多數寵物家長仍然會在選擇在618期間囤貨,尤其是保質期較長的口糧以及尿墊、貓砂等。

王倩是5只毛孩子的家長,每年她都會在固定的促銷節點囤貨。“ 618還有雙十一,該屯的我都會屯一遍,貓糧、罐頭、零食還有貓砂這些都會買。”今年她的618戰績,是消費了5袋皇家貓糧、72罐不同品牌的貓罐頭以及8袋木薯貓砂。

林華雖然只養了1只貓,但他的囤貨更豐富,涵蓋了貓糧、貓罐頭、貓砂還有清潔用品。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寵物家長中,多數家長囤貨的種類都與王倩、林華類似,平均消費額在1500元左右,根據貓、狗體重的不同,大部分人都囤夠了3至5個月的用量。

對於寵物用品的經銷商而言,618則並不意味着銷售額的增加。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研的淘寶個人寵物用品賣家,即便參加了平臺活動,今年618期間,他們的店鋪普遍面臨流量下滑、銷售額下滑的局面。

一位綜合寵物用品的淘寶賣家李芬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店裡銷售額比去年下滑了15%左右,流量更是下跌得誇張。我很多產品的利潤是很薄的,只賺10幾元,今年到這個月覈算下來,真的是白忙活,如果要處理售後,遇到退換貨一來一去我就賠進去了。”

李芬坦言,今年幾乎每月都有不同程度的促銷活動,消費者對這種常態化的營銷已經習以爲常,加之寵物家長多數有囤貨的習慣,她也理解店裡的銷量爲何未能在618衝出新高。“現在寵物品牌控價都十分嚴格,618我們也不能夠做到說價格比官方給的零售價格更低。現在寵物用品很多在私域上賣。”

品牌營銷好時節

作爲傳統的購物季,銷量可以不是最受關注的,但618必然是寵物品牌不得不重視的促銷節點。

不僅寵物品牌下場,頭部非寵物細分領域的主播也加入戰局:李佳琦在整個618期間將推出兩場寵物專場的直播,交個朋友更是推出了細分的寵物直播專用號。李佳琦直播的品類包括主糧、保健品、驅蟲藥等,覆蓋品牌包括汪爸爸、伯納天純、麥富迪和鮮朗等。

其他領域的龍頭們也蠢蠢欲動開始切入寵物賽道,例如酒店、服裝等。今年618,部分酒店品牌也針對寵物友好推出了通兌套餐,例如悅榕集團旗下的“愛寵之旅”、花間堂、希爾頓和開源森泊也有相應的寵物友好套餐。除此以外,深圳佳兆業萬豪近期上線的寵物友好套房也在618期間推出好價。

還有運動品牌Adidas也在今年5月推出三葉草寵物系列並於5月27日電商全線上市。儘管Adidas並非應618之約,但在這個消費狂歡季此舉吸引了市場的極大關注,在上海獨家上線的線下店更引發了搶購熱潮,Adidas的寵物系列成功“破圈”。

各大品牌抓緊營銷,今年618期間,寵物相關的成交數據亮眼。根據天貓發佈的報告,今年天貓618正式開售後,寵物行業僅用100分鐘即超過去年大促首日全天成交額。

品牌表現方面,鮮朗、藍氏在首階段成交額雙雙突破1億元,皇家、誠實一口等超過40個品牌成交破千萬元。貓砂品牌許翠花開賣首日成交增長超530%。除此以外,touchdog、hunter等371個品牌實現翻倍以上(三位數)增長,其中高達262個爲入駐不足3年的新銳品牌。

營銷副作用待解

事實上,在平臺上實現增長的品牌的增長,均離不開“營銷”的作用。

根據一位寵物品牌觀察者提供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數據,今年5月,參與到小紅書投放的寵物類品牌超過1000個,預估投放費用超5000萬元,同比增長高達20.74%。其中,國產品牌中誠實一口、藍氏和麥富迪等均是投放大戶。

一位寵物食品品牌的產品經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國內寵物用品目前多數是採取代工形式,僅有少數品牌擁有自由工廠,所以寵物用品的門檻目前並不高,而且也很同質化。在質量、成分上的差異不甚明顯的情況下,花錢提高品牌認知度才能‘出圈’。”

可供參考的是,目前A股的上市公司中,中寵、乖寶這兩家龍頭均有代工業務,目前大多數的國產品牌也均採用代工廠的模式。

以誠實一口爲例,其旗下的多款產品也均爲代工製作,且涵蓋多個代工廠。其中,黑金烘焙高鮮貓糧的生產廠家爲山東啓鮮,全價增肥發腮貓糧的代工廠則爲中寵食品。藍氏也有一些產品爲代工服務,其旗下鮮鴿凍幹狗糧的代工廠是山東漢歐。

品牌加大力度營銷,消費者對此卻抱有疑慮。林華會花很多心思去深入瞭解每款口糧的成份以及適用性,他今年購買的貓砂也爲國產品牌。“我選擇一個品牌會看它的成份以及過往口碑,國產品牌也有不錯的。但是如果營銷太多而且明顯有水軍,我就會慎重考慮。”

熱熱鬧鬧的618將要過去,寵物消費的大潮卻剛剛到來。寵物品牌初創居多,目前難有站穩腳跟的品牌,未來如何與消費者建立信任並通過品質與服務獲得養寵家長的認可,將是喧囂以後,更應該鑽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