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也要做SPA!按摩「精蟲尾巴」多加強幾下 受孕率竟可翻倍
▲臺灣平均每7對夫妻有1對不孕,國內人工生殖技術有新進展可助圓子夢。(圖/記者趙於婷攝)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臺灣每7對夫妻有1對面臨不孕困擾,若想治療,但精子品質不佳,導致試管嬰兒不易進行,可將精蟲直接注射到卵子裡,過程中醫療團隊會「按摩」精蟲尾巴以提升受孕率,而國內醫師發現,其實只要增加按壓次數,受孕率竟可翻倍,也爲求子伴侶帶來新的希望。
此技術相關研究由高雄榮總婦產醫學部主治醫師周靜汶、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婦產部主任黃楚珺等共同完成。針對不孕治療,周靜汶說,一般體外受精(IVF)是讓數百萬只精子與卵子自然受精,但男性若精子數量少、活動力差或型態異常,則需透過單一精蟲顯微注射(ICSI),將選好的精子直接注入卵子內。
關於此技術發想,周靜汶表示,之前在臺大醫院任職期間,團隊觀察到在進行單一精蟲顯微注射過程中,胚胎師會針對挑選出品質最好的精蟲按壓尾部,使細胞膜輕微破損並固定精蟲,希望可以促進受孕成功,但因每人習慣不同,有人輕壓3到5次,也有人按壓超過10次,於是想探討按壓次數愈高是否提升受孕率,進而促使團隊正式設計相關研究。
周靜汶指出,團隊收集2016年至2022年間,在臺大醫院接受ICSI治療但受精失敗的23對夫妻,共計65次治療週期,並分爲2組進行比較,1組採標準作法,也就是按壓精蟲尾巴5次以內,另一組則根據經驗與規劃,將按壓次數提高到15次;結果顯示,後者平均受孕率可達49.5%,遠高於標準組的23.6%,且活產嬰兒數也從1例增至7例,差異明顯。相關成果日前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科學報告》。
針對受精率提升原因,周靜汶說明,研判是多次按壓可更徹底破壞精子尾部細胞膜,使卵子細胞的激活因子能更順利進入精子,進一步啓動卵子受精程序;此外,團隊也發現這項加強技術不會損害胚胎品質,也不會導致胎兒異常,安全性無疑慮。
周靜汶表示,如今的試管嬰兒技術已很成熟,但適度優化細節操作,仍有機會提升懷孕率與活產率 ,且對於ICSI受精失敗的夫妻來說,此改良簡單、經濟又有效,故希望可有更多人知道研究成果,助其求子路不再挫敗、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