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業智能2024年營收淨利微增 大成基金-社保基金組合等退出前十流動股東
《科創板日報》4月18日訊 景業智能披露的2024年財報顯示,實現營收2.76億元,同比增長7.94%;歸母淨利潤爲3760萬元,同比增長8.4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1718萬元,同比增長5.67%。公司在覈工業智能裝備、非核專用智能裝備系統及特種機器人領域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其中,景業智能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爲1.2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054萬元,扣非淨利潤爲2442萬元。這一數據表明公司在年末集中交付了一批重點項目。
2024年,景業智能非經常性損益合計爲2042萬元,佔淨利潤的比重爲54.31%,超過10%的標準。其中金額最高的兩項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分別爲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1055萬元和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938萬元。根據財報,這些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源於政策支持和投資收益。
財報還顯示,景業智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292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0.72%,主要原因是本期繳納稅金較上年減少。這一變化反映了公司在資金管理方面的優化效果顯著。
從收入結構來看,核工業智能裝備系統是公司收入佔比最高的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62億元,同比下降2.63%,但其毛利率下降幅度較大,達到8.30個百分點。儘管該產品收入增速低於公司整體增速,但仍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排名第二的產品是非核專用智能裝備系統,實現營業收入5188萬元,同比增長801.49%,毛利率提升至47.78%,同比增加9.97個百分點。
分地區來看,國內市場的收入佔比接近100%,實現營業收入2.73億元,同比增長7.49%。雖然國內市場收入增速略低於公司整體增速,但毛利率下降幅度較大,達到6.13個百分點。這可能與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成本上升有關。公司在覈工業領域的深耕和非核領域的拓展共同推動了國內市場的增長。
2024年,景業智能研發投入爲3042萬元,同比下降25.06%,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爲11.03%,較上年減少4.86個百分點。研發投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研發項目進入尾聲或調整階段。研發人員數量爲125人,佔總人數的比例爲41.67%,平均薪酬爲24.84萬元,較上年略有下降。
《科創板日報》注意到,報告期內,景業智能累計持有發明專利107項、實用新型專利140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新增發明專利18項。這些專利主要涉及高精度電驅式核級機器人、新型退役機器人等核心技術領域,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特種機器人和智能裝備領域的技術優勢。
根據財報,核工業作爲國家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行業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技術創新不斷突破,智能化升級成爲趨勢。景業智能憑藉在覈工業智能裝備領域的深厚積累,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公司在覈工業和軍工領域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尤其是在特種機器人和智能保障系統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景業智能在行業內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特別是在覈工業智能裝備和特種機器人領域具有明顯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包括耐輻照設計、無傳感力反饋算法等,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此外,公司在報告期內成功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進一步增強了技術研發實力。
據披露,本期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合計佔比30.13%,新進股東包括杭州景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持股83.37萬股)、邵黎(持股75.14萬股)等;退出股東包括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社保基金17011組合(原持股221.35萬股)、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原持股123.60萬股)等。
在募投項目方面,景業智能高端智能裝備及機器人制造基地項目累計投入1.78億元,完成計劃進度的54.75%;產品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累計投入7062萬元,完成計劃進度的73.09%;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產基地項目已基本完成,累計投入1885萬元,完成計劃進度的100.08%。這些項目的推進將大幅提升公司的生產能力和技術研發水平,爲未來的業務擴展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景業智能在募集資金使用方面也表現出較高的效率,其滾動購買理財產品共計7.94億元,累計收益達1242萬元,期末尚未到期的理財產品餘額爲2.3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