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無限,陳杰憲」林智勝幽默揭披龍袍心境:不只打球更要傳承
▲林智勝引退系列賽。(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
味全龍推出林智勝引退紀錄片第二章,完整呈現「大師兄」從披上龍袍的起心動念、在年輕球隊中的定位,到達成300轟與帶隊奪冠的心境轉折。林智勝直言,自己在味全「不只被期待打球,更被期待傳承」,最後一年依舊把每一場當作故事的一頁去完成;總教練葉君璋與多位隊友也還原他「沒有前輩距離、但標準很高」的更衣室影響力。
披龍袍的意義:不只有打球,更是「傳承」
葉君璋回憶,「他剛來時我抱很大期望,職棒選手該有的特質他幾乎都有。」林智勝說,一開始葉總就公開點名希望他不只是上場表現,更把經驗帶給年輕球員。林智勝還幽默說,「你打球有限,但經驗無限,陳杰憲(笑)。」他也坦承初到春訓基地斗六時「有點放不開」,但年輕球員主動拉近距離,迅速打破隔閡,「其實是他們帶領我,而不是我帶他們。」
吉力吉撈.鞏冠、拿莫‧伊漾與張建銘一致形容,林智勝在隊內沒有「前輩架子」,願意分享、樂於解題,談笑之餘標準依舊嚴格;劉家豪笑稱「當對手時很不好相處,因爲太會打」,凸顯其競爭面。
▲林智勝引退系列賽最終戰,與郭嚴文再度搭擋鎮守二遊防線。(圖/記者李毓康攝)
更衣室文化:氛圍決定戰力
林智勝談到戰績與球隊氛圍的連動:「不管打好打壞,都要持續爲隊友加油。」他強調,球員彼此的支持與球迷的吶喊效應相近,「那個氛圍很重要。」應援團團長「勳雞」也補充,大師兄會主動關心工作人員與應援強度,「體諒身邊人」正是他領袖氣質的來源。
300轟的平常心:從壓力到順其自然
談到299到300轟之間的漫長等待,林智勝不避諱:「2022年想太多,反而打不出來。」直到隔年順其自然才一棒到位。「跑壘時每過一個壘包都雞皮疙瘩,但那更像是完成球迷對我的期盼。」他說,許多紀錄往往是媒體提醒才知道,「越刻意越有壓力,後來我只把每場當作故事的一頁去寫。」
▲林智勝引退系列賽最終戰引退儀式。(圖/記者李毓康攝)
第三年奪冠的底色:從九連敗走出來的團隊
回看味全奪冠之年,林智勝指出關鍵並非某場經典,而是整季集體調整的過程。「上半季戰績不錯,下半季曾九連敗,但我們坐下來討論、互相提醒,回到像Lamigo時期那種爲了贏球而凝聚的感覺。」他坦言冠軍夜「有哭」,因爲沒有人看好第三年就封王,「年輕的中線、中心棒次都ㄍㄧㄥ住,沒有一個人放掉。」葉君璋也說,總冠軍只是水到渠成,「他應是用平常習慣的東西,就是跟小朋友一起這樣而已,應該也不用再做什麼。這是我猜的。。」
最後一年:把每一場當成故事一頁
面對引退倒數,林智勝維持練球強度:「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不管場上有一位、十位或滿場觀衆,我們都是娛樂產業,該做的就做到最好。」他坦然面對壓力,「如果一直給自己壓力,到最後你打完,假如真的退了,你會想說,喔我那時候應該要這樣打,我那時候、那時候、我就中威力彩。」
他也自勉:「該跟自己說聲辛苦了。很多關卡得靠自己熬過,但也感謝家人、隊友與朋友一路相挺。」生涯過程中創造紀錄,也留下一些知名度,隨後不改幽默地說,「還可以進演藝圈,我想要當計程車司機,因爲是傑森史塔森。」
教練與隊友的眼中:標準高、意志力更高
張建銘稱讚他「對每次練習、每個打席都很珍惜」,即使二軍隨隊準備也從未鬆動;葉君璋直言,「他其實還能打,但退下來後或許能幫助更多人。」紀錄片也穿插他與潘威倫談及全壘打對決、與學弟打鬧的片段,在嚴謹與幽默間看見一位長年站在聚光燈下、仍願意彎下腰帶人的老將。
大師兄的總結:經驗無限、舞臺留給後輩
回望從La New、Lamigo到味全,林智勝把「冠軍的共通語言」歸結爲同一件事——在當下知道如何爲球隊犧牲、彼此成就。「我會很開心地打完每一顆球,把喜歡的事做好,把經驗留給他們。」對他而言,棒球不只是一串數字,更是一羣人一起把故事寫完。
▲林智勝引退系列賽最終戰引退儀式,林智勝致詞時爆哭。(圖/記者李毓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