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銳減3693家,懸崖邊的上海貴酒打算賣基酒、找“戰投”

自2023年底受關聯公司海銀財富涉嫌非法集資犯罪事件影響,上海貴酒(股票簡稱“岩石股份”)這一年多來命運波折,先後被曝拖欠工資和貨款,實控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資金緊張、賣房還債,經銷商關係受挫,訴訟纏身等多重危機,猶如多米諾骨牌逐步將這家公司推向退市邊緣。

2024年,上海貴酒營業收入爲2.85億元,同比下降82.54%;淨利潤爲-2.1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7546.18萬元。由於業績觸發上海證券交易所相關規定,岩石股份自今年4月23日起開始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披星戴帽後,這家曾更名多次被稱爲“A股不死鳥”的公司,今年將迎來最嚴峻的“保殼”考驗。

如今的上海貴酒猶如“燙手山芋”,而公司高層也自去年以來相繼辭職,核心高管一茬接一茬地換,而多位高管甚至任職不足半年就“撂挑子”,就在近日,在董事長無法正常履職情況下,副董事長陳琪也申請辭職,管理層動盪下的上海貴酒稱將增強旗下高醬酒廠基酒的銷售力度,積極尋找合適的戰略投資者,爲公司生產經營帶來支撐和幫助等,然而這也將是一場棘手的考驗。

經銷商銳減3693家

2019年主營業務轉型白酒的上海貴酒,在短短的5年間,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業績一度從2019年的1.09億元營收猛漲至2023年的16.29億元,而高光也停留在這一年,2023年底,受關聯方海銀控股旗下海銀財富被曝多款產品延期兌付的波及,上海貴酒麻煩不斷,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接連暴露。

2024年,該公司營收爲2.8億元,同比下跌82.54%,淨虧損爲2.17億元,而2023年則是實現0.87億元盈利,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7546.18萬元;2025年一季度,該公司營收僅爲1498萬元,同比下跌86.25%,淨虧損則爲1932.5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約-24萬元。經營現金流爲負,也意味着其“造血功能”嚴重受損。

上海貴酒稱,2024年,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資金承壓,市場投放減少。疊加公司實際控制人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和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公司股票被司法凍結等一系列事件影響,經銷商對於補貨、備貨持更加審慎觀望態度,導致公司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且經營性現金流首次出現負值。此外,公司在建項目也面臨着較大的資金壓力。

數據也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公司經銷商數量爲772家,報告期內經銷商數量減少3693家,僅增加36家。而反映經銷商打款意願的合同負債也出現大幅減少,截至2024年末,該公司合同負債爲0.96億元,同比減少58.22%,上海貴酒稱銷售減少,導致向客戶預收款項減少所致。

而資金承壓下,這家公司原計劃投資近17億元的高醬酒廠醬香白酒技改擴產工程計劃,目前也暫時停工,至2024年末該項目累計投資金額超9億元。

此外,因資金問題,該公司及時任董事長韓嘯於今年2月被上海證券交易所予以公開譴責。據悉,該公司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擬以0.6億元-1億元的自有資金進行回購,但回購金額實際爲零。

上海貴酒坦言,從2023年年末開始,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資金承壓,相關權益無法兌現,市場投放減少,經銷商關係受挫。疊加公司實際控制人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和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公司股票被司法凍結等一系列事件影響,公司品牌形象受到影響,導致大量經銷商流失。此外,由於2024年公司實施聚焦戰略,聚焦重點品牌、產品和重點區域,導致與有些經營原單一品牌經銷商不再合作。

此外,上海貴酒官司纏身,根據2024年業績報披露,該公司或旗下公司(均爲被告)涉訴訟、仲裁事項已在臨時公告披露且無後續進展的多達11件,上述未決訴訟計提了預計負債共計1748.43萬元。涉訴的案件包括借款糾紛、商標糾紛等。報告期內,上海貴酒及其子公司還有十多個案件正在審理中或調解中,包括訴請支付拖欠工資及補償金的53件勞動仲裁,涉及金額406.93萬元;訴請退還貨款;支付貨款、工程款等各類型合同糾紛72項,涉及金額2499.21萬元。

高管接連出走

上海貴酒前身豪盛(福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1993年在上交所上市。上市後,這家公司和證券名稱幾經變更,主營業務從房地產到互聯網金融再到醬酒,熱門行業可謂都進行嘗試。

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曾用名中涉及利嘉(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多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岩石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其間,公司股票曾多次被ST。

事實上,在轉型白酒業務、更名上海貴酒之前,這家公司就走向危險邊緣。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公司更名爲“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匹凸匹”時期,公司原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鮮言曾發佈關於上市公司更名、變更營業範圍等事項的誤導性陳述,鮮言和公司2017年被證監會處罰,並遭到投資者起訴。2015年—2016年,海銀財富實控人韓宏偉與其子韓嘯通過五牛基金等主體,獲得公司控股權,證券名稱更改爲“岩石股份”。隨後,韓宏偉將表決權委託給韓嘯,後者成爲岩石股份實際控制人。

2019年,當醬酒熱潮襲來,這家公司轉型做醬酒業務,公司名稱變更爲“上海貴酒股份有限公司”。不過,證券簡稱仍沿用“岩石股份”。

沒有白酒基因的岩石股份還通過收購茅臺鎮上的貴州仁懷高醬酒業有限公司52%的股份,給其轉型醬酒業務背書,不過,這也引發後續貴州貴酒與上海貴酒兩家“貴酒”的商標糾紛。

“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曾是投資行業的網絡熱梗。追風口的上海貴酒也一度在2023年站上16億元營收高峰,然而當關聯公司海銀財富項目延遲兌付事件發生後,上海貴酒的諸多隱患和問題也逐個暴露,更是出現了高管接連出走。

2024年至2025年初,包括副董事長、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等在內的多名核心高管密集辭職。

2024年3月,時任總經理鄢克亞、董事會秘書鄒衛東於同時主動辭職,而彼時鄒衛東擔任董秘不足半年;隨後公司聘任韓嘯爲公司總經理、劉智濤爲公司副總經理、張健爲公司副總經理、胥馳騁爲公司董事會秘書;

2024年5月,潘震、吳建誠、陳有爲等董事及高管集體退出;聘任李奕霆、桂李鑫爲公司副總經理,張健爲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2024年6月,任職董事會秘書不足3個月的胥馳騁辭任該職務;

2024年8月和10月,任職副總經理不足半年的桂李鑫、李奕霆相繼辭任該職務;

2025年2月,副總經理孫文辭職,其曾兼任董事會秘書;

2025年5月,任職副董事長的陳琪也辭職“撂挑子”,不過在確定代行董事長職責的人選之前,仍代行董事長職責,同時仍擔任公司董事並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

就在去年9月董事長韓嘯被公安機關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無法正常履職後,由副董事長陳琪代行董事長職責,如今陳琪辭任,更是加劇削弱了決策層穩定性。與此同時,高管頻繁更迭會導致公司戰略缺乏連續性,出現管理層真空的不利局面,疊加經銷商體系的崩塌,官司纏身,一團亂麻的上海貴酒出路難尋。

引“戰投”、賣基酒自救

而就在上海貴酒5月14日發佈陳琪辭職的公告前,5月9日,他以董事長及董事會秘書(代行)的身份參加了2024年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並回應2025年如何改善業績以及保殼計劃。

陳琪稱,公司將協同調動上下游資源,通過以下措施改善經營狀況,包括集中資源於核心產品、市場及渠道;佈局基酒銷售業務,改善營收情況;聚焦線上、線下、大客戶定製和包銷等主要業務渠道;在管理上精簡運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降本增效;此外還提到積極尋找合適的戰略投資者,爲公司生產經營帶來支撐和幫助。

當被問及該公司重組的市場傳聞,陳琪迴應稱,引入戰略投資者是公司改善經營狀況的重要舉措之一。但是引入戰投存在着重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存量競爭時代,產能加法不能再做了”。有業內人士指出,部分酒企的存貨、週轉率等指標都在惡化。有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末,18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存貨同比增長,部分酒企存貨增長率超過30%。

在業內人士看來,名酒企尚且存貨高企,中小酒企更是面臨更嚴峻的競爭,自身庫存消化不易這一背景下,又能給轉型賣基酒的上海貴酒有多少機會可想而知。而處於高層真空下的上海貴酒,誰會接下這個燙手的山芋,公司的保殼舉措又繼續能否有效執行,都是一場棘手的考驗。

新京報記者 秦勝南

編輯 唐崢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