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輝開逆風飛揚
富凱摘要:17日早盤高開跳水,隨後在上證跌近50點的情況下,逼近20cm漲停。
作者|藍月
在宣佈收購後,經緯輝開連續收出了三個20%的漲停板,走勢極其強勁。公司董事長陳建波宣佈受讓5.86%公司股份,成爲公司第一大股東。不過,近年來經緯輝開業績持續下滑,去年更是虧損2.9億元。在通過收購加碼濾波器後,經緯輝開能否扭轉業績頹勢仍須觀察。
收購加碼半導體
經緯輝開13日晚公告,公司及子公司新輝開科技(江蘇)擬與諾信實38方合夥人簽署《財產份額轉讓協議》,收購其持有諾信實97.17%的合夥企業份額,交易價格合計約爲1.2億元。
資料顯示,諾信實自成立至今未從事經營性業務,營業收入爲零。經緯輝開真正意圖或是諾信實投資的諾思微7.92%的股權。諾思微成立於2011年,註冊資本2.65億元,主要從事射頻前端體聲波濾波芯片(BAW)及模塊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其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體系,研發實力強勁。
若本次交易完成,經緯輝開將通過直接、間接方式控制諾思微17.11%股權。經緯輝開表示,該交易有利於整合資源,進一步實現在半導體領域戰略佈局。
回溯過往公告,經緯輝開首次投資諾思微時,其處於虧損狀態。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諾思微分別虧損6622.37萬元、4503.2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經緯輝開與諾思微還曾對簿公堂。
2021年8月,諾思微、南昌諾思微系統有限公司作爲原告,向天津市第三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訴稱經緯輝開及董事長、總經理陳建波、經緯輝開子公司南昌經緯輝開和非經緯輝開關聯方南昌高新置業等涉嫌侵害其技術秘密,違反了應遵守的保密義務,共同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
2022年3月,諾思微向法院提出了追加無錫華潤微電子、華潤微電子控股等爲被告及增加訴訟金額等請求,請求判令各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技術秘密的行爲、立即銷燬其已經獲得的技術秘密載體、清除其已經獲得並控制的技術秘密信息,以及判令本案的全部被告連帶賠償經濟損失3億元等。
諾思微不服一審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今年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不公開開庭審理,諾思微當庭向最高人民法院撤回對經緯輝開及董事長、總經理陳建波等的上訴請求。
資料顯示,經緯輝開2010年9月17日登陸創業板,公司主營業務爲液晶顯示器件及觸控模組等、電磁線、電抗器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董事長受讓股份成大股東
在宣佈收購後,經緯輝開應聲漲停,連續收出了3個20%的漲停板,可謂是大牛股。
交易所龍虎榜15日數據顯示,最近三日買入經緯輝開的席位包括東海證券福州長樂北路營業部、華鑫證券江蘇分公司、華泰證券北京東三環北路營業部、東方證券廈門仙嶽路營業部等遊資席位。
在連續兩個漲停後,經緯輝開突然宣佈董事長受讓股東股份。公告稱,公司股東、董事長、總經理陳建波與股東董樹林、張國祥、張秋鳳於13日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董樹林、張國祥、張秋鳳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向陳建波轉讓合計3364.6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86%。本次協議轉讓完成後,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建波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15.34%股份,爲第一大股東;股東董樹林及其一致行動人張國祥、張秋鳳合計持有5.86%股份,爲第二大股東。
對於本次轉讓,經緯輝開稱,陳建波基於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可,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公司股份,資金來源爲其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本次協議轉讓股份事項不觸及要約收購,不構成關聯交易,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產生影響,也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情形。
經緯輝開此前還有股東減持。7月9日公司公告稱,股東瑞善新型顯示減持公司423.72萬股,佔總股本比例0.74%,變動後持有2871.96萬股。近一年來,瑞善新型顯示3次減持經緯輝開,共計減持658.04萬股。
儘管經緯輝開近期股價大漲,但其近年來公司業績持續低迷。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淨利潤7958萬元,同比下降42%;2021年公司實現淨利潤4331萬元,同比下降46%;2022年公司實現淨利潤3677萬元,同比下降15%;2023年公司淨利潤更是虧損2.89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淨利潤4818萬元,同比增長7%。
對於去年虧損,經緯輝開解釋稱,公司觸控顯示類新產品的推廣及項目執行不及預期,在手訂單及預期訂單出現延期或未能如期簽署,未來實現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境外部分中小客戶的觸控顯示業務訂單減少;從而導致公司所屬併購子公司深圳新輝開的商譽減值跡象明顯,減值約1.94億餘元。
免責聲明
富凱財經所發佈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本文由富凱財經原創,轉載聯繫後臺,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