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銳勁旅陸軍空訓中心傘教組 傘兵推手厚植空降戰力
陸軍空訓中心傘教組爲國軍傘降訓練專責單位,更以神乎其技的高空跳傘技巧,蜚聲國際。(記者孫建屏攝)
傘教組近年新增直升機水域滲透跳傘訓練,強化特戰官兵多機型載具跳傘能力。(記者孫建屏攝)
傘教組近年新增直升機水域滲透跳傘訓練,強化特戰官兵多機型載具跳傘能力。(記者孫建屏攝)
傘教組教官化身「神龍小組」,以空中接力、多人疊傘、扇形疊傘和定點着陸等優異、精湛的跳傘技能,贏得讚譽。(記者孫建屏攝)
操傘模擬器讓學員熟稔操傘技巧與操作流程,大幅提升訓練安全。(記者孫建屏攝)
傘教組每年接訓官兵逾千人次,以一致的訓練標準,嚴謹訓練成效,致力提升與深化國軍跳傘空降戰力。(記者孫建屏攝)
陸軍空降訓練中心是傘兵戰力培訓的搖籃,而「傘訓教官組」就是推動搖籃的那雙手。每年來自四面八方的傘兵在此鍛鍊、成長、茁壯,帶着精實能量,返回部隊發揚光大,執行保家衛國重任。由教官們組成的「神龍小組」,更是以神乎其技的高空跳傘技巧,蜚聲國際,爲增進全民國防教育、宣揚國威,做出卓着貢獻。
空訓中心傘教組沿革,可追溯至國軍成立特種作戰指揮部後,於民國60年代因應空降訓練任務量增加,設立正式「傘訓組」(或稱「傘降教導組」),負責傘降理論、地面訓練、空中跳傘實作等訓練課程,並自70年代起,因推行「三級跳傘認證制」,訓練內容增加特技跳傘(如自由落體、高空定向跳傘),逐步建立傘訓組技術標準、教官資格制度。
區分3大組 每年接訓逾千人次
嗣後,航空特戰指揮部於86年中成立,由特訓中心主掌特種作戰、傘降、山地、水域等訓練,「傘訓教導組」隨之設立,後再於94年7月1日移編至新成立的空訓中心。
傘教組區分爲「基本傘訓組、特種傘訓組、空投作業組」等3大組,負責執行基本、專長、高空及傘複訓等相關傘訓,每年接訓官兵逾千人次,以一致的訓練標準,嚴謹訓練成效,致力提升與深化國軍跳傘空降戰力。
實戰化訓練 提升特戰部隊能力
自90年代起,傘教組訓練與時俱進,朝現代化專業發展,引進「高空跳傘(HAHO高跳高開/HALO高跳低開)」技術,並強化傘訓教官與跳傘員的夜間跳傘、水面跳傘、戰術跳傘等特戰能力,歷年來也透過與美軍、友邦的協訓交流,精進技術水準。
爲進一步達成實戰化訓練目標,提升特戰部隊小規模作戰靈活性、強化特戰官兵多機型載具的跳傘能力,傘教組近年開辦直升機水域滲透跳傘訓練班,從拂曉前登機、直升機低空飛行模擬迴避雷達偵測,到完成水面「着陸」後獨立泳渡至集結點,實施舟艇滲透等,以符合仿真實戰的情境。
科技化練兵 建置VR操傘模擬器
隨着「傘兵的家」從大武營區遷移至大聖西營區,在新建跳傘地面訓練的分站式訓場外,以「科技化練兵」理念,建置VR操傘模擬器,並藉由歷年來派訓國外教官心得、友邦協訓及參考先進國家訓練模式,進一步規劃地面訓練的「一站式訓場」,以及垂直風洞訓練設施的建案,使訓練更貼近空中跳傘實況,大幅提高學員訓練安全與效益。
同時,國軍現行長年使用的T-10B、MC-1B傘具,已不符未來作戰需求,經研析後,規劃籌購新式大部隊用傘具,期有效提升跳傘訓練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當傘教組教官化身爲「神龍小組」,於國慶、營區開放、隊慶等重大慶典場合,在高空如飛鳥游龍,翱翔天際,以空中接力、多人疊傘、扇形疊傘和定點着陸等優異、精湛的跳傘技能贏得讚譽,不僅激揚民心士氣,更體現國軍世代傳承榮譽,堅定守護家園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