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不明保守以對 餐飲業超過五成薪資漲不動

餐飲業者坦言,原物料上漲、人員流動、人事成本墊高、房租調漲與品牌競爭,已讓經營壓力倍增。圖/本報資料照片

最低工資調漲議題將於9月下旬審議會登場,各界關注是否能改善低薪,卻又加重企業壓力。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近七成(68.3%)餐飲業者承受缺工壓力,即便持續開缺,仍難找到合適人選。業者認爲,缺工主因包括年輕人就業意向改變、少子化、工時長、假日輪班、薪資不具競爭力及體力負荷大。

調查指出,逾七成(73.7%)業者認爲大型餐飲集團較易徵才,因品牌光環(80.8%)、資金雄厚(41.7%)、福利完善(27.6%)及訓練完整(21.5%)。目前51.4%業者正開缺,僅14.5%人力補齊,主要是填補流失人力(75.3%)。需求以正職(89.5%)爲主,內外場人力最缺。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指出,餐飲業薪資競爭力不足、工時彈性低,導致流動率高,加上假日輪班、體力負荷大,年輕人投入意願下滑。大型品牌因資金與知名度優勢,更具徵才吸引力。

樂多多集團則以海外展店與福利吸引人才,提供到職滿一年海外旅遊補助,並規劃海外徵才,培養新血打「國際杯」。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今年1至6月住宿餐飲業經常性薪資僅35,001元,全體最低。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餐飲正職平均月薪34,830元,時薪196.3元,月薪逾4萬元者僅11.5%,低於3萬元者卻逾14%,低薪問題嚴峻。

曾仲葳表示,最低工資調漲雖能改善部分勞工待遇,但餐飲業薪資結構偏低,若再加薪恐壓縮利潤或轉嫁消費者,導致物價上漲、需求下滑,最後苦果仍落回業者。她建議政府應推動有獲利企業加薪,讓薪資高於基本工資卻低於平均的勞工擺脫薪貧困境。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補充,目前資料庫中仍有逾13萬筆餐飲職缺,產業長期受低薪、長工時、高流動困擾,若再疊加最低工資調漲壓力,恐雪上加霜。唯有政府與企業合作,改善體質、強化培訓,才能擺脫惡性循環。

調查也顯示,55.2%業者下半年無調薪計劃,僅5.6%規劃調薪。業者認爲,年終獎金、供餐、三節禮金及激勵獎金最能吸引求職者。爲填補缺口,餐飲業調整策略,包括增加計時工讀(44%)、縮短營業時間(20%)、聘用二度就業婦女(20%)、引進自動化(14.3%)、聘用中高齡(14%)。

不過,業者也坦言,原物料上漲、人員流動、人事成本墊高、房租調漲與品牌競爭,已讓經營壓力倍增。曾仲葳提醒,缺工若與成本壓力疊加,部分業者恐縮減營運。若短期無法靠加薪解決,應從工時設計、培訓與升遷管道着手,提升留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