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區域內累計開行中歐(中亞)班列達7565列
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 (記者喬雪峰)8月28日10時,一列滿載醫藥、電氣、食品的中歐(中亞)班列從天津新港北站鳴笛啓程,經由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出境,預計8天抵達烏蘭巴托。這是今年以來,國鐵北京局在天津地區開行的第464列中歐(中亞)班列。
國鐵北京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國鐵北京局以推動中歐(中亞)班列高質量開行爲抓手,持續擴大天津地區中歐(中亞)班列開行規模、提升開行質量,着力構建聯通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高效便捷、綠色低碳的物流通道。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京津冀區域內累計開行中歐(中亞)班列7565列,其中天津地區開行中歐(中亞)班列超過5860列,其中多數發往上合組織成員國及其觀察國,貨物品類涵蓋汽車整車、汽車配件、工業機械、日用百貨等百餘種。
天津東疆國際班列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歡表示,以往班列運輸需要經其他城市中轉聯程,距離遠、成本高,關務操作也較爲複雜,這次直達線路從時間上能夠縮短2至3天,提升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據國鐵北京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6月,國鐵北京局投資建成京津冀地區第一個海鐵聯運的綜合性集裝箱鐵路樞紐——中鐵天津集裝箱中心站,使得天津港通過鐵路網連接二連、阿拉山口、霍爾果斯、滿洲里四個過境口岸,進而聯通歐亞大陸,實現了天津港集裝箱海鐵聯運功能佈局的全面升級。
2025年3月,國鐵北京局對該集裝箱中心站進行擴容賦能,完成第二線束建設,年集裝箱辦理能力從40萬標箱提升至80萬標箱,班列運營效率提升40%,爲持續高質量開行中歐(中亞)班列、優化區域運輸結構、深化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合作提供了堅實支撐。
此外,國鐵北京局充分發揮天津港海鐵聯運功能,強化與地方政府、天津港等部門協作,持續推動天津中歐(中亞)班列提質增量、高效暢通,爲構建高效物流通道、促進產業鏈協同、提升天津樞紐地位、展示上合合作成果注入鐵路動力。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天津與上合組織相關國家進出口額達533.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2%。截至目前,在上合組織國家中,天津的“朋友圈”已擴展至20對國際友好城市,覆蓋11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