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周報/臺股能否續漲關鍵看他們!臺灣 CPI、美非農接力 點亮景氣方向燈

主計總處昨(5)日公佈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爲1.60%。聯合報系資料照

#CPI連五月低於2%警戒線!10月可望續穩

(關鍵事件:11/6 消費者物價指數)

行政院主計總處將於11月6日公佈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9月年增率降至1.25%、創近四年半新低後,市場普遍預期10月物價漲幅仍將維持低檔,延續通膨趨緩格局。主計總處專員預估,即使10月電價調漲上路,整體CPI年增率仍將持平,物價水準可望維持穩定。

回顧9月,CPI年增1.25%,較8月的1.6%明顯收斂,並已連續五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線;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民生物資指數年增率爲2.47%,同樣創四年半來新低,顯示物價壓力逐步緩解。

主計總處分析,9月物價漲勢放緩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

一是天候影響有限。雖有樺加沙颱風侵襲,但農損金額僅3,200萬元,遠低於楊柳、丹娜絲颱風合計農損達28億元的規模。

二是交通工具價格下滑。隨着9月起汽機車貨物稅減徵、業者促銷力道強勁,交通工具CPI年減2.94%。

三是去年中秋節基期偏高,使今年整體漲幅顯得溫和。

就七大類項目觀察,食物類年增2.64%漲幅最高,其次爲雜項類2.54%、醫藥保健1.94%、居住類1.61%、教養娛樂0.92%;衣着類與交通通訊類則分別下跌0.93%與2.02%。若排除蔬果與能源,核心CPI年增1.62%,爲七個月新低,通膨壓力持續趨緩。

展望10月,主計總處指出,儘管電價調漲上路,住宅用電平均上調4.3%、小商家電費增加約70元,但對整體CPI影響有限,估計僅推升年增率約0.01個百分點。若氣候維持穩定、農產品供應正常,10月CPI年增率預料將持平或微幅波動,整體物價水準仍穩健可控。

市場普遍預期10月物價漲幅仍將維持低檔。 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表定11月7日公佈 政府停擺下勞動市場暗潮洶涌

(關鍵事件:11/7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

美國非農就業報告表定11月7日公佈,由於政府停擺期間多項統計發佈延宕,投資人對經濟與勞動市場的實際狀況無法得知,市場普遍將這份報告視爲觀察景氣動能與聯準會(Fed)利率政策方向的關鍵風向球。

美國聯準會(Fed)10月29日決定再度降息1碼,利率降至3.75%-4%,是2022年底以來最低,並宣佈12月起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但主席鮑爾意外放鷹,警告由於美國政府關門使經濟展望模糊不清,因此今年內進一步降息並非定論。

自美國政府於10月1日關門以來,多項經濟數據發佈陷入停擺,投資人因此難以掌握經濟與就業狀況,也無從研判聯準會未來的利率政策走向。在官方數據缺席的情況下,市場目光轉向企業端,財報中的財務預測與營運展望成爲評估景氣的重要依據。

而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報告顯示,美國9月民間聘僱人數意外下滑,且降幅爲兩年半來最大,進一步顯示勞動市場減弱。

ADP研究公司10月1日公佈,民間企業9月就業人數減少3.2萬人,遠不如彭博訪調經濟學家平均預估的增加5.1萬人,且寫下2023年3月來最大降幅紀錄。此外,8月就業數據比原先公佈的增加5.4萬人下修至減少3,000人。

市場持續觀望美國政府何時才能重新開門,但須留意,一旦美國政府復工,先前延宕的多項經濟數據可能在短時間內集中發佈,其中以非農就業報告與CPI通膨數據最受矚目。

美股。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