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預期增長6% 深圳坪山如何發力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張曉慧 深圳報道
2024年深圳以5.8%的GDP增速領跑全國一線城市。不過,深圳各區表現各異,其中比亞迪總部所在地--坪山以9%的GDP增速位列深圳各區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15.6%。
連續5年保持GDP高速增長後,2025年坪山經濟將往何處去?
4月9日,深圳坪山召開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披露了2024年經濟成績單及2025年經濟發展計劃。
2025年,坪山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定爲6%,高於深圳全市5.5%的GDP增長預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被列爲其2025年經濟發展的首要目標。
重點產業增速超30%
2024年,比亞迪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整車出口14萬輛,連續3年居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全球第一。
同期,其總部所在地坪山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超4000億元,增長30%。
這一產業以外,2024年坪山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產值增長31%;醫藥經濟貢獻連續三年位居全市首位,復星醫藥在坪山佈局兩條已通過臨牀三期的重點藥物研發管線。
這意味着“6+3”產業集羣作爲構成坪山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在重點產業的支撐下,2024年坪山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444億元,在深圳11區中位列第8,經濟總量尚處於追趕階段;但其保持着較高的經濟增速,僅低於深汕特別合作區。
製造業依然是坪山經濟增長的主力和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2024年,坪山規上工業增加值達1091億元,增長25.6%,對深圳全市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爲14%;工業投資達562億元,新增工業投資佔深圳全市新增工投比重近6成。
2025年,坪山規上工業增加值目標增長8%左右,提出開工建設10個億級工業項目。
“6+3”產業集羣依然是坪山產業發展的主要發力點,其政府工作報告中披露了多個領域的重點建設項目。比如,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將推進比亞迪馬巒園區升級改造、開工建設智能底盤等三大實驗室、建成動力電池研發中心、推動耀石鋰電固態鋰離子電池中試線量產等;生物醫藥領域,啓動信立泰CDMO平臺建設、加快新產業生物研發生產基地四期建設等。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坪山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發展與其產業結構相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比如,坪山將開工建設國家醫療器械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中國汽車芯片標準驗證中心,推動“車路雲”一體化建設項目試運營等。
支持重點科研機構進行顛覆性技術創新
深圳清華大學超滑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儲俊在2025年坪山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表示,自超滑技術是從0到1的創新技術,過去一年團隊研發出全世界最大尺度的毫米級超滑材料,並全鏈條掌握了製備技術,在研的三款產品樣機性能遠超現有產品水平,是下一代通信、人形機器人、物聯網等領域的關鍵器件。
2025年坪山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將支持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超滑技術研究所開展顛覆性技術攻堅,並目標新增10個市級以上創新載體。
一直以來,產學研融合發展都是坪山科技創新的重要抓手。2024年,坪山出臺了縣域產學研及科研成果轉化專項政策,落地中南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並在中南大學揭牌運營“深圳市坪山區政校企協同創新中心(中南大學聯絡處)”,拉普拉斯、理邦儀器、精森源科技等多家坪山企業在活動現場向高校提出企業創新需求。
2024年高交會上,深圳技術大學、北理工深圳汽車研究院等坪山的科研機構均帶來最新的研發成果,如全息數字人、特種鋁合金空氣電池、水凝膠支架、AFE芯片仿真模擬器等。
從產業結構來看,坪山的產業呈現出研發密集的特點。坪山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4年,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5.5%,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到66%;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27%,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9.7%。
2024年,坪山新增5家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國內有效發明專利增長24%、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增長60%,企業研發投入佔全社會研發投入近98%。
2025年,坪山提出繼續發揮企業作爲創新主體的作用,保持企業研發投入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的9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