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據好轉 9家大行上調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期

外媒報導,摩根士丹利、高盛和巴克萊等銀行,將中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上調至接近5%,而澳盛銀行則預計增速爲5.1%。

大陸統計局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受美國關稅影響,中國經濟表現出人意料地良好,這得益於出口的韌性以及對消費和投資方面的政策支持。但經濟師警告,由於預期海外出口將出現回落,以及國內消費者信心低迷,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會放緩。

此外,日益嚴重的通貨緊縮,已將第二季度名義GDP增長率拉低至3.9%,這是自1993年開始公佈季度數據以來,除了新冠疫情期間之外的最慢增速。在經濟失去動力之前,當局現在擁有一個難得的窗口期來應對通縮,不過應對通縮並非易事。

摩根士丹利包括邢自強在內的經濟師,在16日發表的報告中指出,通縮仍是當前的主要宏觀挑戰。他們說,儘管政策制定者近期釋放出抑制價格戰的訊號,是「朝着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但由於產能過剩現象普遍存在、刺激需求的財政空間有限,以及宏觀經濟環境較弱,這一輪調控不太可能像2015年的供給側改革那樣奏效。

他們警告,由於出口訂單的前置效應以及財政刺激措施的效果減弱,中國下半年GDP增速將下滑至4.5%以下。他們預測,政策制定者或將推出人民幣(下同)5,000億元至1兆元的小規模增量財政刺激。

澳盛銀行經濟師預計,下半年淨出口的下降可能拖累中國經濟增長減少0.5個百分點,並稱這是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

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GDP年增5.2%,增速較首季5.4%有所放緩,但略高於路透等預測的5.1%。具體看,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6.8%,增速較5月上升1個百分點,優於預測的5.6%。但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年增長4.8%,增速較5月放緩1.6個百分點,反映消費力道放緩幅度超出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