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金觀平:着眼全局做強國內大循環

文章稱,從需求側看,暢通就業、收入、消費循環是關鍵。就業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消費的前提,收入越高、預期越穩,就越有能力消費。激發有潛能的消費,除了系統清理制約消費的不合理限制、加力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外,更要把解決百姓的就業和收入問題擺在突出位置,完善社會保障,讓人們真正願消費、敢消費。破除“小循環”,才能擁抱大市場。國內大循環的實現,離不開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這些年,一些地方一說上項目,就是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車等幾樣,重複建設屢禁不止,盲目追風口,忽視了全國大局,也加劇了“內卷式”競爭。這就需要進一步規範招商引資行爲,鼓勵各地在錯位競爭中謀發展,爲做強國內大循環提供更堅實基礎。放眼全球,主要發達國家普遍擁有大規模內需市場,最終消費率保持在80%左右。相比之下,我國還有不小提升空間。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的特徵會更加明顯。持續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必須扭住擴大內需不放鬆,千方百計擴大居民消費和有效投資,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動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更好帶動和引領國內國際雙循環,打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本文源自:金融界AI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