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國產算力從“可用”走向“好用”

(原標題:(經濟觀察)中國國產算力從“可用”走向“好用”)

中新社上海7月29日電 (記者 劉育英)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石。29日閉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覽,算力企業齊聚,涵蓋國產芯片、服務器供應商、智能雲等各環節企業,成爲展示算力國產化的窗口。

華爲、中科曙光、神州數碼、新華三等硬件廠商展開性能比拼。華爲首次展出“昇騰384超節點真機”,由12個計算櫃和4個總線櫃構成,目前爲業界規模最大。據介紹,昇騰384超節點能讓芯片集羣像一臺計算機一樣運轉,實現資源的高效調度。

中科曙光首次展出“大規模智算集羣”,採用全棧自研架構。中科曙光總裁助理、智能計算產品事業部總經理杜夏威對記者表示,當前產業智能化進程存在算力成本高企、數據效率不足、場景落地困難三大核心瓶頸。中科曙光的“智算、智存、智冷、智服務、智生態”的AI基礎設施全棧佈局,致力於解決上述瓶頸。

在展會現場,一面由算力服務器組成的“算力牆”吸引了衆多觀衆駐足。這是首次公開亮相的Shanghai Cube國產高密度機櫃,由上海算豐信息聯合沐曦、雲合、道客、無問芯穹等共同發佈,是自主可控AI全棧生態鏈的“上海方案”。

AI芯片企業在此次展會上陣容豪華。摩爾線程、燧原科技、後摩智能、曦智科技、沐曦、芯動力科技等超20家芯片企業現身展會,展示了最新成果。

“訓推一體機”也是本屆展會算力領域的熱點。神州數碼發佈的兩款訓推一體服務器基於鯤鵬處理器,相較以往產品計算及數據傳輸效能顯著提升。

智能雲讓AI“像自來水一樣隨取隨用”。百度展示了其建成的國內首個全自研三萬卡集羣,還展示了其自研的百舸AI異構計算平臺,支持“一雲多芯”。

百度智能雲混合雲部總經理杜海向記者表示,DeepSeek出來之後,國產算力被廣泛採納。企業規模化應用國產化算力,不僅能增強供應鏈彈性、降低大模型應用成本,更能加速大模型在業務場景的落地。

中國電信的息壤一體化智算服務平臺是國家雲AI基礎設施。據介紹,中國電信積極構建全棧國產化算力底座,實現國產化算力從“可用”到“好用”“易用”的跨越式升級。

中國工信部原副部長王江平在一場分論壇中表示,中國智能算力產業取得顯著進步,但國產生態體系培育仍需深化攻堅,要加速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強化協同合作,共建標準與生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