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遲未復甦…Q1陸銀個貸壞帳 轉讓成交額增7倍

大陸經濟遲未復甦,已影響個人資產快速惡化。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經濟遲未復甦,已影響個人資產快速惡化。大陸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簡稱「銀登中心」)近日公佈的「不良貸款轉讓業務年度報告(2024年)」顯示,過去一年,大陸銀行業通過銀登中心累計處置的個人不良資產較上年同期激增64%,佔比近7成。

第一財經報導,「報告」顯示,銀登中心的不良資產轉讓有三大類別,包括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以及對公不良資產批量轉讓,其中個人貸款批量轉讓獨佔鼇頭。統計顯示,2024年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成交額達人民幣(下同)1,583.5億元,年增達64%,佔全年不良資產成交總額近7成。

報告指出,2024年起,個人消費不良貸款的佔比就已持續攀升。今年第一季,不良貸款轉讓業務掛牌量達到742.7億元,年增190.5%。其中,個人不良貸款轉讓規模更是大幅增長,成交額年增高達761%。

從資產結構看,去年在銀登中心轉讓的個人不良貸款呈現幾大特徵:一是帳齡縮短的項目比重明顯增加;二是尚未進入訴訟程序的資產數量不斷攀升。此外,「報告」分析個貸不良借款人主要有以下特點:在授信額度上,借款人呈現「小而分散」的特點,借款金額多集中在30萬元以內;在年齡上,主要集中在40至45歲之間;從地域分佈看,華東、華南地區佔比最高。

對於金融機構來說,上述特徵導致個貸不良資產處置起來較爲困難,銀行處置成本居高不下。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表示,銀行轉而將個貸不良資產大量轉向銀登中心掛牌轉讓,旨在避免動輒數月乃至數年的冗長訴訟,加速讓不良資產移出資產負債表,以免佔用信貸資源、加速資金迴流,實現壞帳的即時變現與使用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