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模擬推估 政院4/7公告措施

美國貿易報告1日出爐,點名臺灣對美規車、豬牛等設限。圖爲2020年行政院爲了萊豬爭議槓上時任臺北市長柯文哲。(本報資料照片)

針對川普政府即將祭出對等關稅,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表示,3月30日他與副院長鄭麗君率同臺美經貿工作小組各首長及成員向賴清德總統充分完整說明,歸納出三點原則:「政府有準備、風險可控管、產業有支持」。

卓揆說,在各種風險可控的大前提下,政府「會」而且「已經」做足準備,針對各種產業不同程度給予必要支持,他請各產業界放心、國人也能安心,大家一起面對國際局勢,跟政府一起踏穩腳步,安心向前。

卓榮泰也強調,最近股市變化與波動屬全球性的,政府的準備與因應也是全面性的,會針對各種狀況及產業的不同程度提出必要作法。

經濟部長郭智輝則表示,行政院有對應美國關稅的經貿小組,經濟部就可能的關稅及因應辦法均有模擬推估,譬如說若被加徵10%、25%,要怎麼協助國內產業,但目前所有情境都還沒有發生,「4月3日行政院會告訴大家政府的因應辦法,4月7日會公告具體方式」。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釋出「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點名臺灣針對美豬不合理查覈,導致業者不願購買。行政院經貿辦昨表示,貿易對手國對於貿易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彼此難免有不同觀點,有關美方的意見,各主管機關均會以專業態度與美方持續溝通討論。

美方關切臺灣要求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以及對部分美牛產品實施繁瑣檢查程序。農業部表示,進口豬肉的標章標誌是否要更改,農業部其實沒有權責進行干涉,但會持續站在輔導國內養豬產業的立場,並向國人及業者宣導愛用國產豬肉,以維持國產豬肉生產及自給率9成的目標。

根據農業部統計,我國2022、2023、2024年美國豬肉製品進口重量分別約爲2600公噸、1萬6400公噸、8100公噸,進口額則約在1000萬美元、5400萬美元、2300萬美元,其變化受國人對於萊豬仍有擔憂,尤其是2022年宣佈開放萊豬進口,嚴重影響當年進口量。美國牛肉製品部分,我國2022、2023、2024年進口重量分別約爲6萬3000公噸、6萬公噸、6萬公噸,進口額則約在7億8000萬美元、6億3000萬美元、6億9000萬美元,進口量相對穩定,且進口量長年皆佔總體約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