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創近三年最高,稱外賣並非獨立割裂的業務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程子姣)5月13日,京東集團發佈了2025年一季度業績。財報顯示,一季度,京東集團收入爲3011億元(約415億美元),同比增長15.8%,創下近三年來的最高同比增速。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京東集團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達到3011億元(約415億美元),較2024年第一季度增長15.8%。經營利潤爲105億元(約15億美元),經營利潤率從2024年第一季度的3.0%提升至3.5%。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經營利潤爲117億元(約16億美元),經營利潤率爲3.9%。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109億元(約15億美元),淨利潤率達3.6%;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128億元(約18億美元),淨利潤率爲4.2%。

從業務板塊來看,京東零售業務收入達到2638.45億元,同比增長16.3%,不含未分配項目的經營利潤率提升至4.9%。財報透露,京東與小米等數碼產品品牌全面深化戰略合作。此外,京東在4月宣佈推出出口轉內銷計劃,目標是採購不低於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商品,助力國內製造企業開拓市場。

從具體品類上看,一季度,京東帶電品類收入同比增長達到17.1%,日百品類收入同比增長達到14.9%,其中商超品類連續5個季度保持收入同比雙位數增長。與此同時,一季度活躍用戶數實現了連續6個季度同比雙位數增長,增速超過20%。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戶數和訂單量保持同比雙位數增長。

談到一季度的增長,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許冉表示,消費情緒提振、供應鏈能力及用戶體驗的提升,驅動了業績表現。此外,她還透露,京東在新業務探索中取得了早期成果。

徐冉提及的新業務主要指,京東於2025年2月正式推出外賣業務。隨着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外賣行業已成爲各方勢力競相角逐的新戰場。財報也首次提及外賣業務取得顯著進展。

財報特別提到,京東外賣並非獨立割裂的業務。京東從核心零售出發,向即時零售和外賣業務擴展,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外賣市場擁有巨大的機會和需求,包括用戶對品質外賣的需求,商家對合理佣金的需求,以及騎手對更好保障的需求等。

海外業務也是今年各家電商關注的重點。財報顯示,京東拓展歐洲線上零售,已在倫敦地區試運營全品類在線零售品牌Joybuy,目前已在倫敦地區提供當日和次日達服務。隨着柬埔寨、澳大利亞開通站點,並向當地用戶推出全品類包郵,目前京東全球售“海外包郵區”已擴展至新、馬、泰、日、韓等9個國家。

與此同時,一季度,京東物流波蘭華沙2號倉正式投入運營,與此前已啓用的華沙1號倉、波茲南1號倉相互協同。京東產發已在亞太、歐洲、中東等地區擁有並管理着超過40個基礎設施項目,服務於當地客戶和中國出海企業。京東工業國際業務已經爲超百家中資企業提供伴隨式出海服務,覆蓋墨西哥、匈牙利、印尼、泰國等國家。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