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美團割喉戰背景曝! 互相滲透戳中「核心利益中的核心」
▲京東和美團在「即時零售」的外賣市場上掀起煙硝。(圖/CFP,下同)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京東外賣3月1日上線至今約51天,和原爲大陸最大外賣品牌「美團」之間的多次交鋒已在「即時零售」領域硝煙四起,對兩者而言,都是一場不能輸的硬仗,從商家爭奪、用戶補貼到外送員資源等各面向掀起多個戰場。外界分析,兩者競爭進入「割喉戰」的背後,源於雙方正互相滲透對方核心地帶,皆有着不能輸的壓力。
《第一財經》報導,有多條包含「美團封殺騎手去某平臺跑單」不要去跑某平臺,查到就是永久封號等內容的聊天截圖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但美團闢謠稱,相關內容純屬編造,均爲謠言,不會違規限制任何騎手的准入準出,更不會因此對騎手進行永久封號處置。
被指涉的某平臺「京東」接連出招,祭出對「被封殺」外送員給予足夠單量、加大全職外送員招聘力度、永不強迫兼職外送員「二選一」等、多項員工福利政策,透過《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向美團宣戰。
此前,京東美團大戰疑雲密佈之際,美團正式在15日推出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目前,美團非餐飲品類即時零售日單量已突破1800萬單;同日,京東釋出消息指,外賣訂單量將超過500萬單,同時因秒送業務發展迅速,將再招收不低於5萬名全職外送員,全額足額全部繳納五險一金,所有費用都由公司承擔。
據瞭解,美團擁有外賣平臺的雄厚實力,京東則以電商業務爲自豪的本錢,然而,京東以電商基礎強攻「即時配送」,以高頻外送業務帶動低頻高單價商品的即時配送,使消費者培養出消費「習慣」。至於美團則藉由本地生活基礎和龐大「騎手」羣,從餐飲、生鮮延伸至3C數位、家電,要打造全品類即時零售陣地。
而這樣的強強相撞,正是切中了雙方「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就是「動到對方的蛋糕」,衝突一觸即發可以想見,也反映出雙方無論在文字宣傳上或政策引導上「刀刀見骨」的決心。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分析指,對美團而言,即時零售是其「零售+科技」戰略的核心,與外賣業務形成生態閉環,提升用戶黏着度,「閃電倉模式通過分佈式網絡降低履約成本,覆蓋了下沈市場,並抵禦了京東等對手的競爭。」
陳禮騰認爲,對京東而言,即時零售是藉由「三公里模式」整合線下資源,彌補遠場電商的不足,同時,抵禦住美團閃購對3C數位等高利潤品類的侵蝕。
陳禮騰強調,在前期大力度補貼過後,如何持續留住用戶並形成用戶黏性,是京東外賣需要考慮的問題,但無論勝負,這場競爭已推動行業向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方向發展,「預計接下來將進入持久戰階段,物流網絡效率、供應鏈改造的深度、用戶心智的佔領、對生態協同以及長期投入的耐力等等,都將是決定競爭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