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阿里財報集體預判2025市場回暖
京東於6日發佈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年報中表示,2025,宏觀消費正在逐步回暖。這是繼其 在2023Q4財報中稱“消費復甦仍需觀察”,2024Q3提出“消費韌性顯現”後,對市場環境做出了更加積極的預判。
值得留意的是,此間,阿里巴巴也於近期財報中釋放出“消費市場將迎來回暖”這一相似信號。
京東財報顯示,2024 年第四季度,京東實現收入3470億元,同比增長 13.4%,商品與服務收入均實現同比雙位數增長,增幅分別爲 14%、10.8%。
受此帶動,2024 年全年實現收入11588億元,同比增長6.8%。 京東零售全年收入達10159.48億元,同比增長7.5%,佔集團總收入的87.6%。
其中,平臺與廣告、物流收入雙增。京東零售平臺及廣告服務收入,2024 年第四季度爲 266.34 億元,同比增長 12.7%;全年爲 901.11 億元,同比增長 6.4%。
物流及其他服務全年收入(特指面向外部客戶的第三方服務)Q4爲393.74億元,較2023年第四季度增長 9.5%,全年1,407.01億元,同比增長約9.3%。
另外,全年物流總營收(涵蓋京東物流內部所有業務收入,包括爲京東集團內部提供的電商訂單履約、倉儲管理等物流服務,以及外部客戶的第三方快遞、供應鏈解決方案等)爲1,828.37億元(同比增長9.7%):
其中,京東集團(內部)收入佔比約30.1%(551億元);外部客戶收入1278億元(同比增長9.6%),佔比提升至69.9%。截至2024年底,一體化供應鏈客戶8.07萬家。
資產負債表顯示,2024年預付供應商款項從2023年的27.53億元增至76.19億元(增幅177%),應付賬款週轉天數全年58.6天(2023年爲53.2天),對供應商賬期管理略有延長。
此外,新業務板塊(含京喜、達達等)全年收入同比下滑28.0%,經營虧損擴大至28.65億元,但物流服務的增長部分抵消了部分壓力。
用戶層面來看,2024年第四季度活躍用戶數與購物頻次均實現雙位數同比增長。2024 年全年履約開支佔收入百分比從6.0% 升至6.1%。
管理層在電話會上強調,2025年將繼續依託供應鏈效率與用戶體驗升級,擴大日百品類市場份額,並通過第三方平臺生態的活躍度提升(用戶數及訂單量增速超整體零售業務)構建可持續增長基礎。
對於即時零售和外賣業務,將聚焦滿足現有用戶需求,提供更豐富消費場景和優質供給,憑藉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招募扶持品質商家、完善騎手權益,逐步建立品質外賣的差異化用戶心智。
全渠道策略上,截至年末,京東物流港澳快遞業務覆蓋12個核心城市,服務人口超1.5億。京東物流進一步明確出海戰略路線圖,計劃未來三年投入50億美元推進全球倉網、航空網及國際快遞能力建設,爲跨境商家提供“全球一盤貨”供應鏈服務。
在AI投入上,此前,京東“言犀”數字人率先完成大規模產業實踐,京東雲也已全面上線DeepSeek產品,“言犀”智能營銷平臺、AI京醫、京東工業和京東政企業務全面接入DeepSeek模型。
未來 ,京東將繼續加大投入,推出AI導購助手及AI數字人,在覈心零售場景中利用AI重塑搜索和推薦體系,提升搜索滿意度和流量分發效率,降低用戶查找和選擇商品的成本。
阿里巴巴近期發佈的年報中,也同樣釋放出了“消費市場將迎來回暖”這一信號。
阿里巴巴旗下淘天集團在財報中提出,2025年消費市場將呈現“目的性購物增強”與“品質化需求並存”的分級趨勢。
儘管核心電商增速放緩(2024Q4中國零售收入同比增長5%),但阿里通過優化搜索權重分配、弱化“絕對低價”內卷,正轉向全域運營策略。並且,AI技術參與消費決策、銀髮經濟崛起等趨勢將爲商家提供新增量。
除此外,AI搜索後也顯示出,滿幫、英偉達、博通、SK海力士、巴斯夫等企業均在2024年報中對2025年增長前景表達了與京東類似的樂觀預期。與2023年相比,企業信心從“保守觀察”轉向“主動佈局”,尤其以技術迭代和政策紅利爲支撐的行業更爲積極。
相關人士指出,2025年電商競爭將進入“效率深化”階段,政策紅利與內生能力結合的企業或率先突圍。消費回暖能否轉化爲可持續的盈利增長,將是接下來關注的重點。
包括京東、阿里在內的平臺型企業,和多個上市公司年報中都對2025市場預判且積極。會帶來更爲積極的市場投入嗎?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PS.
3月12-13日(本週三、週四),20位嘉賓將圍繞視頻號/送禮物、AI增長、全域增長、私域直播、海外私域等,進行深度切磋。涉及快消、母嬰、護膚美妝、食品飲料、服飾、酒業、醫療、生活服務、遊戲等主流行業。 歡迎加入見實會員(點擊下方按鈕),現場與私域高手們暢聊。
還能獲取在線課程、40+主題白皮書(含小綠書運營指南、企微賬號防封與養號手冊等),及2025全年 。
↘開年內容提前看:
↘私域服務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