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待美通膨數據 新臺幣量縮觀望、站回29.9元
臺股收盤漲逾百點,新臺幣11日則開低走低,午後最低貶至29.918元,終場則收在29.916元、貶6.1分,市場靜待美國最新消費物價指數出爐,總成交量明顯萎縮剩11.125億美元。
匯銀人士指出,上午匯價在29.83~29.86元之間,進出口商有稍微進場,但進出幾乎抵銷,對新臺幣走勢毫無影響,而午後外資加碼匯出,持續消化上週領到的股利,由於上週主要公司發放約千億元股利,外資股利仍要有陸續匯出需求,帶動新臺幣持續偏弱。
匯銀人士表示,市場缺乏明確方向,11日交投相當冷清,「現在盤中剩下央行和外資對作」,進出口商雖有少量進場但影響甚微,主要以央行與外資上演「你丟我撿」戲碼,央行盤中以5支(1支爲100萬美元)爲單位拋匯,外資則持續接手買匯。後續來看,預計到美國通膨數據公佈前,市場仍會先行觀望一下,每日匯價波動都在1角內。
近期市場偏冷,也反應國際盤走勢。匯銀人士提到,亞幣若有大波動,新臺幣也會同步反應,但近期主要亞幣也相對平穩,「大家都在等降息」,各幣別在窄幅區間上下震盪,新臺幣主要還是跟着外資在反應。
匯銀人士認爲,短線進出口商都很觀望,後續若新臺幣貶回3字頭,出口商纔有意願進場大量拋匯,相對若升回29.7元附近,央行也會進場阻升,整體來看新臺幣匯價預期仍是平穩。
而中長線分析,匯銀人士認爲,現在關稅已幾乎談完,市場反應不大,隨美國降息預期升溫,美元指數有機會小幅回落,新臺幣可能緩步升值,但明年出口基期可能墊高,新臺幣有機會先升後貶,「明年可能又會貶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