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疼痛年輕化 醫:暑假後學生「龜頸族」大增

▲醫師提醒,長時間「低頭」會造成頸椎椎間盤壓力過大。(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龜頸族」大增!醫師指出,頸部疼痛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甚至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每年暑假過後,都會涌現一批年輕學生族羣因頸部疼痛前來就醫,問其原因,不外乎暑假期間宅在家吹冷氣,長時間姿勢不良玩手遊、看漫畫所致,且不少人外觀明顯呈現駝背坐姿、頭前傾,像極「烏龜頸」的姿勢。

近年來頸椎椎間盤病變人數逐年上升,而且年齡不分老少,這與電子產品的普及與重度使用有着密切的相關性。振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鍾子超指出,現代人工作離不開電腦,上下班通勤眼睛緊盯手機螢幕,回家後繼續滑着手機,看平板電腦,低頭族比例高、時間長是頸椎退化的主因。

鍾子超說,姿勢不良是人體頸部前屈超過20度、後仰超過5度或過度扭轉的姿勢,頸部承受來自頭部重量的受力約5公斤,在力學作用下,頭部前傾彎曲角度每增加15度,頸椎所承受的壓力會隨之增加5~7公斤,低頭角度達到60度時,頸椎所承受的壓力將高達5倍之多,等於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坐在肩膀上,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烏龜頸」。

長時間「低頭」會造成頸椎椎間盤壓力過大,頸椎椎間盤病變成了現代社會的文明病,除了導致劇烈疼痛外,甚至連日常活動都可能受限。

鍾子超強調,日常要避免頸、肩部長期固定姿勢,因爲頸部肌肉會一直處於緊繃狀態,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導致頸、肩部肌肉容易疲勞,其次須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運動可以強化肌力、改善體能、增進呼吸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骨質密度、增進睡眠品質並紓解壓力。

他提醒,雖然大多數頸部疼痛會自動緩解,但全球卻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面臨持續三個月以上的頸部疼痛,若頸部疼痛出現神經學症狀,如手腳無力、感覺喪失或持續疼痛伴隨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噁心等,要儘快就醫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