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世界和平的新代名詞”

7月7月,巴西247新聞網主編萊昂納多·阿圖奇發表題爲“金磚國家:世界和平的新名詞 多極化是實現公正國際秩序和文明對話的關鍵”的文章:

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標誌着朝着建立一個基於合作、多邊主義與各國人民和平共處的新國際秩序邁出了重要一步。在一個充滿戰爭、制裁與動盪的全球局勢下,金磚國家重申了其歷史使命:推動可持續發展、捍衛國家主權,併爲仍由帝國邏輯主導的國際關係體系提供切實可行的替代方案。如今,“金磚”已成爲全球和平的政治代名詞。

在峰會開幕式上,巴西總統盧拉概括了金磚國家的新使命:“其代表性和多樣性使其成爲能夠促進和平、防止和調解衝突的力量。”金磚國家現有11個正式成員國和10個夥伴國家,代表了全球48.5%的人口、39%的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以及70%以上的戰略礦產已知儲量。

要構建一個多極、公正和民主的世界,必須徹底克服長期以來支撐全球北方對全球南方政治、經濟和軍事統治的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體系。而金磚國家正在朝着這個方向邁進。金磚國家譴責違反國際法的單邊制裁,主張聯合國安理會改革,確立了其變革先鋒的地位。

在盧拉的講話中,對當前聯合國結構的批評尤爲鮮明,該結構仍被一個排他的否決制度主導:“推遲這一進程只會讓世界更加不穩定和危險。”他還指出:“將5%的GDP用於軍事開支比兌現承諾撥出0.7%用於發展援助更容易”,這表明世界和平的缺失並非源於資源不足,而是源於主導強權缺乏政治意願——它們依靠武力與意識形態統治維繫主導地位。

峰會的另一個關鍵點是明確反對太空軍事化與軍備競賽。在最終聲明中,金磚國家呼籲建立一項多邊法律機制,以確保太空活動的可持續性,並防止太空武器化。同時,聲明也表達了對核衝突風險上升的擔憂,主張重啓軍控談判和外交努力,作爲實現持久和平的路徑。

然而,僅有和平願景是不夠的,還必須建立支撐和平的物質條件。在這方面,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NDB)的壯大成爲本次峰會的重要里程碑。由羅塞夫擔任行長的新開發銀行持續拓展其合作伙伴,鞏固其在可持續發展融資中的戰略角色。哥倫比亞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加入,進一步強化了該行作爲西方主導金融體系替代方案的定位。

憑藉自主融資機制、自主決策權以及聚焦基礎設施發展、綠色轉型和減貧目標,新開發銀行不僅作爲傳統國際金融機構如IMF和世行的補充,更對其形成挑戰。

金磚國家在全球衛生合作、人工智能治理、本幣貿易和氣候融資議程等關鍵領域也取得了進展,使該組織成爲制定政策和協調共同利益的重要平臺。

在里約峰會閉幕時,盧拉總統明確指出:金磚國家是萬隆會議精神和不結盟運動的直接繼承者,是全球南方爲爭取主權、公正與和平而鬥爭的制度性工具。克服軍事、政治或金融形態的帝國主義,是避免21世紀重蹈20世紀悲劇的前提。

金磚國家如今已成爲所有渴望建立一個公正、尊重各國人民、促進文明對話的國際秩序的人們的現實選擇。金磚國家代表着一種希望——世界將不再由強權邏輯主宰,而是由理性與團結的力量引領。歷史的轉折已然開始,金磚國家在里約熱內盧書寫了輝煌的一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