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機遇做強冰雪裝備產業
在剛剛閉幕的亞冬會上,我國運動健兒馳騁賽場,向世界展示了全力以赴、奮勇拼搏的風采。同時,雙板、單板、滑雪頭盔等國產冰雪裝備器材閃耀亮相,展現出我國冰雪裝備製造業正加速崛起。
近年來,我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規模快速壯大,已經形成從頭到腳、從個人到場地、從競技競賽到大衆運動的15大類冰雪裝備器材產品體系。企業數量從2015年約300家增長到2023年900家左右,銷售收入從2015年不到50億元增長到2023年約220億元。總體來看,我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迅速,技術進步快。
眼下,隨着冰雪運動普及發展,參與冰雪運動的人越來越多,對器材需求日益提升,我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市場機遇待深挖。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點燃了羣衆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近年來,隨着“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成果不斷鞏固和擴大,我國優質冰雪“冷資源”向經濟發展“熱動力”加速轉化,人民羣衆的冰雪消費需求日益旺盛。特別是隨着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深入實施,冰雪運動羣衆基礎進一步擴大。
政策支持要用好。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7年,冰雪運動場地設施更加完善,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冰雪運動更加廣泛開展。值得關注的是,《意見》專門圍繞“推進冰雪裝備器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若干具體舉措。
我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起步晚、基礎薄弱,但後勁足。當前,應該緊抓市場機遇和政策紅利釋放窗口期,大力推動我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增強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是首要任務。目前,我國在技術含量較高的冰雪設備製造上存在短缺。針對高端裝備研製能力不足等問題,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可加大創新力度,集中攻關輕量化、耐低溫、高強度的新材料研發,加快推動關鍵技術突破。企業要積極引入數字化生產技術,不斷探索新技術在研製中的應用,優化產品性能,早日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
除了鍛造硬實力,還要強化軟實力。行業企業要進一步強化品牌建設,着力提升產品附加值。總結知名品牌的成功經驗不難發現,不少國際冰雪裝備品牌都通過贊助冰雪賽事來擴大知名度、提升品牌價值。國產品牌也應善用巧用各類賽事做好宣傳、擴大影響力。(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