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地位大躍進!專家曝「一張相片」意義大:他超越祖父金日成

▲習近平、金正恩3日在北京天安門閱兵時親密交談。(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編譯

中國今(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閱兵,北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罕見現身,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同臺,尤其金正恩站在習近平左側,顯示北韓地位提升。專家認爲,僅憑這張畫面,金正恩就達成戰略性外交目標,不僅展現超越祖父金日成,也讓外界解讀中國在事實上承認北韓「擁核國」地位。

根據《韓聯社》,金正恩此行格外受到關注,他與習近平在閱兵觀禮臺上比肩而立,普丁則站在習近平右側,呈現中國、俄國、北韓三國領導人同框畫面。期間,金正恩與習近平還數度側身交談,身後有隨行翻譯陪同,顯示雙方交流密切。對比1959年金日成參加新中國建國10週年閱兵時,僅能與毛澤東保持一定距離,如今金正恩的位置更顯突出。

專家也指出,這張照片本身就是政治成果。梨花女子大學北韓學科教授樸元坤直言,「僅憑一張照片,金正恩就能對內外宣示成功,這是他祖父當年都難以達到的政治勝利。」他認爲,金正恩此次成功取得中國最高領導人身邊的「黃金位置」,足以在北韓內部強化政權威信。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3日出席北京天安門閱兵。(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韓國國家戰略研究院的杜鎮浩(音譯)則分析,金正恩此行已帶來象徵性突破。中國透過邀請並給予如此待遇,等於在某種程度上承認北韓的擁核國地位,而非僅僅視其爲對話對象。他進一步指出,這或許代表中國願意在美國推動的「無核化」框架之外,容許北韓繼續保有核武能力。

專家同時強調,金正恩不僅僅是在舞臺上展示存在感,更在外交上「調整地位」。過去兩年,北韓過於傾向俄羅斯,提供兵力與武器支援俄烏戰爭,但此次藉由參加中國閱兵,有意平衡對外關係,拉近與北京當局的距離。分析認爲,這不僅能在戰後局勢中提高談判籌碼,也能爲北韓體制穩固尋求更強的後盾。

報導指出,這樣的三角互動背後,也有俄羅斯的影子。杜鎮浩表示,俄方或許默許中國拉近與北韓的距離,因爲美日韓的安保合作在地緣政治上威脅到俄羅斯利益,因此俄國更希望維持與北韓、中國的戰略聯繫。他強調,俄羅斯可能在幕後推動金正恩的北京之行。

▲普丁可能默許金正恩、習近平恢復關係。(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對中國而言,則不會明顯與北韓、俄羅斯形成「問題國家聯盟」,但藉由適度展現三國同臺,能夠在國際場合上營造「美日韓對抗中俄朝」的框架,作爲制衡美國的戰略工具。

南韓統一研究院研究委員洪敏(音譯)甚至指出,下月北韓將舉行勞動黨建黨80週年閱兵,不排除習近平「回訪平壤」的可能,若成行將成爲對中朝關係的高調展示。

洪敏分析,若習近平以「回禮」形式訪問北韓,不僅能在10月下旬APEC峰會前提升中國的外交籌碼,也能向國際社會釋放中朝關係密切的訊號。他強調,這樣的互動將對東北亞局勢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