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芳華》女性羣像敘事引觀衆熱議 線上線下掀起“牡丹熱潮”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

近日,電視劇《錦繡芳華》開播後在社交媒體上話題熱度居高不下,“芳名遠揚”情感線和女性羣像敘事等都是網友熱議的焦點。該劇由楊紫、李現領銜主演,以盛唐牡丹文化爲載體,繼續上部《國色芳華》的故事,講述了芳園店主何惟芳(楊紫 飾)與花鳥使蔣長揚(李現 飾)共守家國情懷的傳奇經歷。

敘事策略“衆花齊放”

《錦繡芳華》故事剛開篇,何惟芳與蔣長揚一出“贈香囊解圍”的好戲,引得不少觀衆大呼他們“人後真知己”的相處模式既溫馨又有趣,也對“蔣長揚嬉笑藏真心”的反差魅力直呼心動。何惟芳獄中勇護摯友小春、開導“情敵”蓮舟走出宅院等劇情,讓觀衆感嘆“故事節奏緊湊抓人,女性互助動人”。

首播劇情中,《錦繡芳華》對女性羣像的刻畫讓觀衆尤爲印象深刻,何惟芳以花爲業,開設芳園招困苦女子爲工,教其育花之技、授其謀生之職;縣主李幼貞因一顆櫻桃覺出夫君變心,一邊試圖靠討好抓牢夫君,一邊暗中對情敵百般折磨;花行行頭之女呂耕春熱愛醫術,不願受困於深宅,唯願行醫救民,然而卻得不到父親理解,只能掩面看診;蔣府小妾蓮舟原是頂好的繡娘,卻因家族覆滅,成爲權貴棋子,命運不由自己掌握……《錦繡芳華》將盛唐的開放氣象體現在服飾與市井中,更投射於女性羣像角色的精神世界裡。這種“衆花齊放”的敘事策略讓《錦繡芳華》塑造了一幅立體生動的盛唐女性圖鑑。

盛唐氣象從熒屏躍入現實

今年年初,電視劇《國色芳華》熱播,曾直接帶動多地牡丹消費熱潮。《國色芳華》故事延續至《錦繡芳華》,繼續將盛唐禮儀、市井文化與花卉美學融入劇情,不少觀衆表示對“唐風生活”心嚮往之。

多地文旅機構也敏銳捕捉這一熱度契機,積極推動該劇與當地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山東菏澤文旅宣佈,以女主名字“惟芳”命名新品牡丹。

此外,線下一場穿越千年的盛唐盛宴也在開播當天開啓。在河南洛陽應天門廣場,一場以慶祝《錦繡芳華》開播爲主題的百人“快閃舞蹈”吸引了衆多遊客打卡,伴隨着劇集主題曲《流芳》的旋律,百名舞者翩翩舞動。夜幕降臨後,牡丹紋樣的巨幅投影在應天門城牆徐徐綻放,一場定製3D燈光秀讓盛唐氣象從熒屏躍入現實,帶觀衆沉浸式感受千年芳華。

張雅欽:演唐朝縣主先增肥

在《錦繡芳華》中,張雅欽飾演的吉安縣主李幼貞無疑是最具突破性的角色之一。這位出身顯赫的宗室之女,表面是溫婉端莊的“人間富貴花”,實則內心暗藏鋒芒。她因家族利益被迫聯姻,卻在婚姻中逐漸覺醒,決心抓牢自己最想要的“真心”。李幼貞的扮演者張雅欽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幼貞一生都在爲追求自由而抗爭,但過度執着就容易陷入愛與恨編織的牢籠裡。”

首播後,有觀衆熱評李幼貞這一角色“本是高懸之玉,卻在施威用權的過程中漸漸被異化,苦苦追尋過往記憶中的真心,卻終究是一場空”。在演繹李幼貞時,張雅欽特意爲了符合劇中“唐朝縣主”的審美而選擇增肥,在表演上也有一番自己的設計,“爲了符合縣主貴女的狀態,演的時候‘收’一些。”

《錦繡芳華》中,李幼貞與其丈夫劉暢(魏哲鳴 飾)的情感故事線引發熱議,張雅欽用層層遞進的細節式表演呈現複雜的心理轉變。關於劇中李幼貞對劉暢的感情,張雅欽表達了自己的理解:“縣主對劉暢是有愛的,愛他所以才恨他——愛他曾經以赤子之心愛過自己,又恨他變心、薄情。”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