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兩場國際柔道賽 臺灣健兒要留下金牌

4位柔道選手江璨安(左起)、鄭彥銘、廖宇蓉及陳冠亨,宣示會秉持「不倒翁精神」,要把臺北亞洲柔道公開賽的金牌留在臺灣。(中華民國柔道總會提供)

中華民國柔道總會今年夏天舉辦兩場國際柔道賽事,首先登場的是7月12日到13日於臺北市立體育館舉辦的臺北亞洲柔道公開賽,7月15日到16日則有2025臺北亞洲青少年暨青年杯柔道賽在同場地熱血開賽,寶島健兒們期待把握在自家主場與各國好手交流的機會,透過比賽精進技術、累積實戰經驗,力求「把金牌留在臺灣!」

中華民國柔道總會自2013年承辦臺北亞洲柔道公開賽以來,成爲國內新生代好手累積國際賽經驗的重要舞臺,今年將有來自19國193名選手參加,是自2023年疫情結束後復辦近三年來最多,我國代表隊也有35名男女好手出賽,臺北亞洲青少年暨青年杯柔道賽則有95名國內青年及青少年新星參賽。

7日的記者會邀請到中華隊3位體現「不倒翁精神」的柔道選手,希望自身故事激勵大家,也讓民衆看到臺灣柔道的堅韌,高中畢業後曾因苦無成績而一度要放棄柔道的鄭彥銘(目前攻男子66公斤以下級),正是在大一首度入選臺北公開賽國手後,逐漸成長、進化、開始享受柔道,「在我曾經要放棄時,就是因爲在臺北柔道公開賽成爲國手,成爲繼續堅持的契機,很感謝總會舉辦臺北公開賽,讓我也有機會開始站上國際舞臺,去年因傷無法參與,今年目標就是全力以赴把金牌留在臺灣!」

日前在塔什干大滿貫奪銅的女子70公斤級選手廖宇蓉坦言,去年面臨低潮時也曾想過轉換跑道,但不服輸的個性讓她堅持下去,「去年沒有選上奧運國手時,加上幾個賽事不如預期,一度遭逢低潮。謝謝當時的自己有堅持下來,才能在今年看見付出的努力開花結果,從失敗中,身心靈也都進化成更強的狀態,今年要盡全力把金牌留在臺灣。」

男子100+公斤級選手陳冠亨,去年曾到日本留學,學習更多不同的柔道知識,回國後卻在全大運遭遇生涯第一次首輪吞敗,低潮之下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練柔道,在學長們激將法鼓勵下,他放下冠軍光環成爲挑戰者,也盼用自己故事鼓勵大家勇於面對挫折,去年在臺北柔道公開賽奪銅、寫下生涯最佳成績的他更霸氣喊話:「我相信我可以,我要把金牌留在臺灣!」